阳光洒向大地,打在脸上,暖意融融,但疫消并未消散。
2月13日,元宵节过后第五天。往年今日,返程高峰已然来临,如今街上只有寥寥几辆车驶过。
娄星区融媒体中心,依旧是忙碌的身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2名娄星新闻人每天连轴转,在这里已连续值守21天。
医院、社区、农村、高铁站口等防控区域,连同办公室,构成了记者单调而忙碌的路线图。
他们中有主动请战重返战场的,有夫妻共同坚守的,有孩子还未满月的……
在他们看来,疫情当前,没有退却,唯有“硬核”出击,勇敢“逆行”,与时间赛跑。
袁雅琴:背后的故事,远比你想象的更感人
袁雅琴,娄星区融媒体中心采访组组长。自疫情发生后,她手机24小时开机,枕戈待旦,只要有命令,她一刻也不耽搁。
娄星区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她便安顿好七旬父母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医院车站、社区农村、交通要道、红色网格等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足迹遍布全区11个乡镇(街道)。在采访中,冲锋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坚毅逆行的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不断冲击着她的内心。袁雅琴说:背后的故事,远比你想象中的要感人,他们的政治自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是疫情阴影下的明媚阳光,值得深度挖掘,传递信心。”
曾振华:用脚板跑新闻,永远是“硬核”
2月1日晚上,记者曾振华跟随娄星区疾控中心,用镜头全程记录下疾控人在确诊病例小区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的全流程,并策划推出短视频——《寒风灯影下的坚守》。直面红色网格管理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生命中最“逆行”的一次采访。
“对记者来说,新闻现场就是战场。在疫情面前,作为党员,线索就是集结号。”曾振华如是说。大年二十九开始,他连续21天在抗击疫情一线连轴转,用文图+短视频等方式深度链接新闻现场,通常连夜赶写稿子到凌晨两三点。从1月23日至今,他用脚底板最快速度跑出《疫情面前,医生夫妻“逆行”奔赴抗击一线》《以“静”致敬!待疫情消散,我们再繁华与共》《娄底保障市民“菜篮子”》等多篇深具共情力的爆款新闻,受到省网信办点赞,被中央、省、市媒体转载,点击量超30万。
毛丹:希望春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毛丹,作为专职记者,她果断放弃和家人团聚,独自一人开车返回单位工作,随时待命。
2月7日上午,医院采访基层抗击疫情典型邓朝霞,推出《邓朝霞:请党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一稿,瞬间阅读量突破4万人次,随后又敏锐捕捉乐长青街道办事处成立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的线索,马上推出《彭飞燕:心理咨询让爱抚慰不安》一稿,深受社会好评。元宵节后,毛丹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全区企业复工复产的宣传报道中,先后采写了《全区41家工业信息企业复工》《娄星工业园以“最严规范”护航企业复工》等鲜活报道。
从接到返回单位通知的那句“收到”开始,毛丹每天奋战在一线。“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她说,“希望春天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
向韶:尽己所能为战“疫”出力献声
向韶,娄星区融媒体中心综合组组长。疫情发生后,她在做好办公室工作之余,还承担了部分日常采访,努力寻找新闻点,主动出击。
一封封请战书、一枚枚红手印、一个个忙碌身影,都令向韶彻夜难眠。1月29日上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