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崇文争先引领东城区高质量发展
TUhjnbcbe - 2024/7/6 16:54:00

深入落实核心区“控规”,积极投身“四个中心”建设,在高质量推动老城复兴发展的道路上,蕴含新时代生机活力的东城行稳致远。

五年来,在党中央和市委坚强领导下,东城立足核心区功能定位,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全力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

五年来,东城全面落实“崇文争先”理念,推动文化赋能城市发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

五年来,东城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治理,加强老城保护与复兴,文化东城、活力东城、精致东城、创新东城、幸福东城结下累累硕果。

面向未来,新跨越的轩昂气势正在积蓄。

今天的东城正在加速“崇文争先”,做实“六字文章”,以“赶考”状态,直面挑战,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把东城建设成为保障更有力、文化更多彩、经济更繁荣、社会更和谐、环境更优美、人民更幸福的和谐宜居首善之区。

中轴线-永定门许晓平摄

中轴线-永定门许晓平摄

坚守首善定位:全力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

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过去五年,东城区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以核心区控规为依据,正确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不断增强“四个服务”意识。

党的十九大、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过去五年,东城坚持把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作为核心区工作的第一要义,为圆满完成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为服务国家和首都工作大局作出了应有贡献。

新版北京城市总规明确提出,首都核心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文脉丰厚的东城,是“都”与“城”关系表现集中的区域。长期以来,东城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城”的发展寓于“都”的功能之中。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脊梁。过去五年,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东城大力推进街区更新、文物腾退修缮和环境整治提升,履行好老城保护与复兴的历史责任。

一间房,一共16.6平方米,住着一家人,安全隐患突出。这是过去0多年中,老杨在天坛简易楼里的居住环境。与他一样处境的余户居民,在天坛周边简易楼腾退项目中,共同迎来了新生活。

如今,周边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被遮挡了半个多世纪的部分天坛老坛墙露出真容。未来,这里将恢复北京天坛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风貌,同太庙、故宫等一起助力中轴线申遗。

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老城保护复兴全面推进:太庙、社稷坛等文物腾退,推进皇史宬、曹雪芹故居开放利用,完成钟鼓楼保护修缮和北大红楼周边综合整治……近年来,东城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稳步推进中轴线上重点项目建设,依托辖区内的中轴线周边文化资源,以“中轴揽胜文润东城”为主题,组织策划开展“中轴线上”系列文化活动,生动讲好“中轴故事”。

坚守首善定位,东城区深入做好“四个服务”,全力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全面增强政治保障力,做好社会秩序“靖”字文章,推动政治保障力提升,实现社会秩序井然、政治安全可靠。

做好“净”字文章,推动环境亲和力提升。东城区将紧扣“两轴(长安街和中轴线)、一城(北京老城)、一环(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的首都功能核心区骨架,深入推进“疏整促”,做好城市品质“净”字文章,实现环境精致净美、城市舒朗宜居。

推动钟鼓楼紧邻地区综合整治,加快街巷治理向院落延伸,完成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东四、南锣等街区“慢下来、静下来”……

蓝图已然绘就,一个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首都核心区即将拉开帷幕。

锚定国际一流:积极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故宫以东,积淀着深厚的古都文化。作为新时代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赋予了东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故宫、王府井、隆福寺,这个在东城版图上构成三角形的区域,正在构建“文化金三角”。

过去五年,首都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对东城发展提出新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东城区推动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融荣共生,积极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大国首都建设。“崇文争先”理念应运而生。

“崇文”就是发挥东城文化优势,增强文化软实力并转化为发展硬实力,为城区建设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与精神支撑;“争先”就是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以文化塑形象、增动力、提品质,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首善之区。

锚定国际一流,“文化金三角”已初露芳容。约1.5公里半径范围内,既可领略故宫的皇家风范,也可到国际化消费地标王府井“买买买”,还可到世界级文化艺术消费目的地——隆福寺享受“文化盛宴”,“文化金三角”让人们在古都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中尽享美好。

王府井大街

隆福寺街区,是北京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步入其中,很难想象这些没有围墙、复古时尚的建筑曾是商场仓库、食堂、配电楼。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拉斐尔……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出现在木木美术馆太空感的银色外墙上。隆福大厦顶层四合院,红墙、黄瓦、绿松尽显皇家气派。

隆福寺只是个缩影。近年来,利用老城中心疏解腾退的老旧厂房,东城区引入空间占用少、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文创企业,腾笼换鸟,培育出2处“胡同里的创意工厂”。年以来,东城区文创园人均、地均文化产值连续保持全市第一。

文化、金融、信息服务,三大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在东城不断凸显,金融业增加值稳居各产业之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年,东城区被正式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区。年,又获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文化产业地均收入稳居全市首位。东城园地均产出稳居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首位。完成隆福寺商圈一期改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窗口效应更加明显。

东二环商务区

奋进新征程,东城区做好文化文明“敬”字文章,推动文化影响力提升,确保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营造崇文尚礼的城市新风。把“文化+”作为重要引擎,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发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辐射带动效应,建成综合性文化融合发展新地标。推动“胡同里的创意工厂”改造升级,打造大磨坊文创园、雪莲亮点文创园、禄米仓新视听创意中心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故宫以东”品牌孵化基地,打造“故宫以东”IP形象和文商旅融合生态圈。

充分发挥文化的牵引和支撑作用,努力探索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创新实践,东城区持续做好产业发展“劲”字文章,推动区域生产力提升,确保主导产业扛起大梁、新兴产业锦上添花,形成强大经济动能。坚持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以数字经济为引领,赋能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进重点商圈与新消费品牌孵化、老字号品牌联动发展,打造南锣、前门地区京味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让老商街叫好又叫座。

立足首善,锚定一流。高质量发展阔步向前。

永葆为民初心:在干事创业中绽放生命华彩

以往上厕所,顶风冒雪奔胡同口,汛期下雨还得蹚水进出院儿;如今新居里有户厕方便卫生,连绵雨水落地淌走,青砖地干干净净。在雨儿胡同30号院住了大半辈子,年过七旬的崇宝财说:“这几年,我家生活翻天覆地!”

近年来,东城区把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以南锣鼓巷地区雨儿、帽儿、蓑衣、福祥四条胡同为试点,通过“申请式腾退”的创新政策,对一批院落进行腾退改造,走出了一条统筹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新路。

如今,雨儿胡同30号院成为一座散发古韵、新老共生的“共生院”:小院里,“槐香客厅”“议商暖阁”“值年小站”“文馨书馆”“琢玉学堂”植入五大服务功能,居民们在此读书、看报、议事、开展文化活动;而里院的崇宝财家,外观还是老四合院特有的古韵,室内却是一应俱全的现代设施:断桥铝门、透风纱门两道门安全实用,白墙地砖干净整洁,厨房卫生间方便卫生,“又敞亮又方便,住着倍儿痛快!”崇宝财说。

东四花友汇-胡同景色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长期以来,东城区始终坚持高标准、精细化,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以“绣花”功夫推动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实施党建引领“吹哨报到”改革,探索形成了“小院议事厅”“小巷管家”“社区专员”“东城社工”等鲜活的基层治理经验。

建设提升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品牌连锁化率稳步提高,八项基本便民服务商业网点社区覆盖率持续保持%,越来越多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便利生活。

全区7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建成“医养结合”等特色社区养老驿站,充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以建设“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契机,深入推动“体产”“体教”“体医”融合,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胡同迷你马拉松、全民健身赛事等各项体育活动累计吸引群众十余万人次参与。

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东城区致力于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在社区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区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17个街道个社区居委会无缝对接,打造由社区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功能社区和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健康网格。建成医联体12个,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

5对深度联盟、13所新九年一贯制学校、8条优质教育资源带、7个教育集团,东城区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实现校际、学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果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1平方米,万人拥有实体书店1.9个,设施指标均列全市第一;“十分钟文化圈”让居民不出胡同就能享受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持续改善民生贯穿未来规划,东城区围绕“静”字做文章,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全面增强社会凝聚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宁,社会发展更加和谐共融。

在东城的民生蓝本上,一串串设想夯实民生基础——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稳妥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快“三老”改造,启动栋直管公房简易楼腾退,完成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现居住环境改善。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东城区围绕“竞”字做文章,推动队伍战斗力提升。新的征程已开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将奔赴新的考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砥砺蓬勃向上的朝气,激扬劈波斩浪的勇气,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心系万家灯火、情牵百姓忧乐,在热火朝天地干事创业中绽放生命华彩。

擘画蓝图启新程,乘势奋进谱新篇。面向未来,东城区将立足核心区功能定位,以百折不挠的韧劲、锲而不舍的执着和永不言败的自信,不断书写东城发展崭新篇章,奋力推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百姓说变化

朱茂锦(前门街道草厂社区居民)

我今年75岁,从小生在四合院、长在胡同里。作为草厂老住户,要说最近这几年的新生活,如果用俩字形容,那就是“惬意”!

就说以前最让我头疼的采暖吧。最早家里烧饭、取暖靠的是煤块、煤球、蜂窝煤,一添煤全是烟,又脏又危险。后来“煤改气”,家家户户烧上了天然气,屋里屋外干净多了。年,再上一个台阶,实行了“气改电”,电采暖、电厨房,不仅干净利落了,而且实行峰谷电价、价格实惠,尤其冬天采暖旺季,夜里烧、白天用,非常节能。

草厂胡同景观

除了屋内,还有院外。以前头顶是蜘蛛网一样的电线,脚下是坑坑洼洼的地面。最让大伙儿挠头的是胡同公厕,当时咱老百姓开玩笑说:闻着味儿就去了。

年,草厂胡同全面改造,眼瞅着变了:胡同地面平整了,架空线入地了,院落立面用老工艺重新修缮了,空调外机隐形了、灯柱成景观了,公厕全部通水清洁……虽然我住的是上百年历史的老胡同,但享受的是像楼房住户一样的现代生活!

让大伙儿津津乐道的变化还多着呢:草厂周边配套了主食厨房、微风市集、杂货铺、美发店等生活设施,出门1公里范围内,柴米油盐基本都能办齐;胡同旁边,消失许久的三里河水系回来了,小河弯弯曲曲地穿过街巷,一到春夏,满眼诗情画意……

三里河美景

我期待着,我们的老胡同还将继续焕发生机,新生活越过越美!

基层筑堡垒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办好群众身边事

初春的东城,乍暖还寒。入夜,东直门北小街3号院内,党员闻超正挨家挨户为居民送去大米、鸡蛋、牛奶等生活必需品。

今年三月,因涉及疫情,北小街3号院及其周边部分胡同被划入封控区、管控区。北新桥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前线指挥部临时党委,闻超与其他6名同事迅速集结,组成“党员突击队”,连夜进驻服务居民。

在核心城区的平房院中设置封控区与管控区,北小街3号院是首例。这个面积平方米的大杂院,共有居民91户、人。与楼房不同,平房院面积大、居民户数多,厕所、厨房大都在屋外,这些都让封控工作面临挑战。

面对难题,“党员突击队”不光有冲锋在前的担当,更创新工作方法,发挥了高效的治理智慧。一张图纸上,封控、管控区一目了然,各家各户的典型信息密密麻麻标注在上面。“这是我们的大数据,根据这张图和手头的台账手册,我们能精准地掌握每一户的位置、情况和生活需求等。”闻超介绍,有了“一图一册”,这个核心区首例封管控区的工作很快捋顺。

“民情日记”记录居民需求、设临时厕所一次一消杀……在临时党委的统筹带领和党员的冲锋坚守下,封控管控区的居民日常生活得到良好保障。

长期以来,东城区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东城区委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把党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组织优势。

在全市率先推动余名机关干部下沉;率先实现所有小区封闭式管理;余个临时党支部设在战“疫”前线;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有力领导,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战“疫”时刻,一个个基层红色因子被迅速“激活”。群团组织、驻区单位、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坚持党建引领、心手相连,共同绘就了东城抗疫“群英谱”。

不仅是战“疫”一线,在东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都能看到熠熠生辉的党旗高高飘扬。在天坛、望坛棚改等重大项目启动时,同步成立临时党组织;在“百街千巷”环境整治中,把党组织建在街巷里;在接诉即办的工作现场,也少不了党组织凝聚作用的发挥……现在,支部建在一线、干部在一线锻炼已经成为“东城共识”。

为创新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东城区率先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出台首个区级“吹哨报到”实施意见,构建起党建引领的工作机制,先后选派百余名优秀正科实职干部担任“社区专员”,发挥着街道与社区之间的“联络员”、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员”、社区工作的“指导员”、居民群众的“服务员”、城市治理的“监督员”的重要作用。

通过党建引领,东城区不断完善社区党委领导、居委会主体、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以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以打造“东城社工”品牌为着力点,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创新的新路径,也在全区激活了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与此同时,东城区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积极抓好两个“关键小事”,探索形成了“小院议事厅”“周末卫生大扫除”“小巷管家”“局包社区”等一批在全市推广的“东城经验”。

党史学习教育中,东城区围绕“五个东城”惠民生、“有一办一”办实事、“接诉即办”解难题、“未诉先办”纾民忧、“党旗飘扬”暖民心五大方面,在全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党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依托“党史e起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崇文争先引领东城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