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产业良好思想改变村貌一新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4/5/14 17:54:00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惠来县池畔村是东莞市水务局的对口帮扶村,年5月,辜跃第一次踏进池畔村,映入眼帘的是布满大大小小凹坑、积水成潭的路面,而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条水泥硬化的村道,困扰村庄多年的出行难问题就此解决。

池畔村的改变还有许多,但最显著的莫过于经济指标。年到年,池畔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由仅靠拨款,到年增收28.35万元,预计到年底,村集体经济的累计增收将达到.65万元,并且实践出“长中短”三条效益良好、差异明显的产业发展途径。

五年来,东莞市水务局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年、—年两次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称号,东莞市水务局派驻到池畔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辜跃也获评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线扶贫工作者的努力,也离不开东莞市水务局扎实开展对口帮扶,落实干部责任的工作机制。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吴擒虎

见习记者唐卓

授人以渔

池畔村是具有典型特征的传统农村。年之前,揭阳市惠来县池畔村没有现代产业,这里的人们过着农耕生活,村民人均不到两分耕地,年轻人大量外流,村里的经济支柱依靠出售荔枝和薏米两种农作物。

然而近年来,村民种植的薏米价格节节走低,“家庭作坊”式耕种限制了产量,这让池畔村的村民们一筹莫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秉持这个理念,东莞市水务局扶贫工作队先后选定6个扶贫产业项目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并且从中探索出“长中短”三条效益良好、差异明显的产业发展途径。

“光伏发电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它不会枯竭。”扶贫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说,扶贫队给池畔村留下的“长线”工程便是村内“华湖中学”电教楼屋顶面建设的39.99kW·h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该发电站由东莞引导资金全额投资35万元,按照惠来年平均光照强度计算,年收益率可达8%,换言之,它能够给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增收2.5万元,未来20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约50万元。

对于“中线”产业,扶贫队则是把目光放在当地有名的农业公司——广东新安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安大”)身上。新安大总部位于惠来县,是一家专门从事家禽产业化生产、经营、销售的企业,村集体通过投资入股该公司的形式,要求公司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不仅如此,村集体还享有企业的分红,并且定期邀请企业入村传授养殖经验,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起养殖销售一体化渠道。

“短线”产业方面,通过东莞帮扶给予启动资金50万元,池畔村集体投资惠来县联发建材公司,按10%年固定收益,最终池畔村三年增加15万元集体收益,有效解决了短期经济增效问题。

不仅如此,为了村民们的收益看得见、摸得着,年,东莞市水务局工会通过电商等渠道向村贫困户采购近千斤薏米,协助薏米种植贫困户增收2万元;年,东莞市水务局又采购韶、揭两地扶贫农产品近6万元。五年来,东莞市水务局多批次走访慰问贫困户家庭,并送去慰问金慰问品,自筹40.48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家庭。产业扶贫配合消费扶贫,池畔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改良作风

“年5月9日,我踏进池畔村,黄泥路边杂草丛夹杂各式丢弃物,村委会则是一间暗漏的小平屋。”辜跃描述着他第一次来到池畔村的情景,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村委会里边没有一面党旗。

很快,扶贫工作队发现池畔村村委会存在的几个问题:作风懒散,村干部经常不在办公室,村民过来办事往往扑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僵硬,惹得村民频频皱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破冰”之路也始于小小一步。扶贫工作队来到村委会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把国旗立在村委会的楼顶,把党旗悬挂在村委会的墙壁。

“党建工作是一项凝聚力量、激发共识的重要工作。”扶贫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村干部们确立起服务意识,改变以往懒散、责任意识薄弱的作风,五年来,扶贫工作队一直将党建作为重要手段。

驻村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党建促扶贫工作,在“七一”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中,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活动,并将党建扶贫纳入常态化管理,建立村年轻党员带头对接贫困户,帮扶单位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妇女党员参与“洁净庭院”清扫贫困户家居等活动,让党员都充分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加强东莞和扶贫一线的联系,把先进经验深植于池畔村,东莞市水务局还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每年两次到村实地谋划脱贫致富的发展方向,走访倾听贫困群众的脱贫诉求,指导当地镇、村、队脱贫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池畔村的改变一点点展现出来。村委会那幢平房,以前时常无人,现在每逢上党课,村干部满满坐了一屋,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授课内容;按时上班成为每位干部的共识,到村委会找不见人的情况成为了历史;村委会里闲聊、娱乐的声音变少了,讨论如何脱贫致富和村内日常工作的声音越来越多……

年,辜跃辞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职务回莞,动身之际,他收到一名村干部的一条短信,上面写道:“扶贫不仅解决池畔村的经济之困,更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村干部的观念思想和做事风格,有了思想的改变,池畔村再也不会受制于思想贫困。”

美丽乡村

对于村民而言,除了经济上富起来之外,生活品质的提升也必须引起重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在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方面,池畔村存在诸多短板。比如,年前,村内未完全实现通自来水,部分村民依靠从井中取水为生;村内没有设置快递点,村民们网上购物往往大费周折才能拿到货品;危房林立,有些房子甚至外墙开裂,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村道是泥道,每逢雨天,必定泥泞不堪,行人和车辆通行均不便利……

扶贫队看到这些问题后,一一着手解决。目前,池畔村65户脱贫户已全部通自来水,且由于邻近县城的便利,村中自来水由县自来水厂管网直接供水,全村村民安全饮用水%有保障。13户人家进行了危房改造,17户人家进行了房屋维修翻新,并且家家户户购置了电视、风扇等常用家电。一条用了上千年的村道,现在也焕然一新,重新用水泥硬化,从此,村民、快递员、工程车都能方便、顺利进村。

值得一提的是,池畔村也同步进行“雨污分流”工程。所谓“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这种排污方式既能避免污水流入河道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增质提效。人们有时经过排洪沟,会闻到有些臭味,这是因为雨污分流不彻底造成的。

多亏了“雨污分流”工程的持续推进,现在走进池畔村,再也闻不到臭味。不仅如此,民俗广场的改造升级也给了村民切实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池畔村村民习惯在年初和年底聚集于民俗广场,进行祭祀等民俗活动,人流量可达千人以上。然而,民俗广场的硬件设施跟不上如此庞大的人流聚集,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了解到这一点后,工作队对民俗广场进行改造,经过改造后,池畔村民俗广场地面硬化,路灯亮化,绿植美化,墙上漆画,景台点缀,一眼望去一片亮眼风景。

五年来,通过使用中央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省级补助资金、东莞引导资金,池畔村解决了诸多民生问题,村道硬化、环保公厕、快递进村、雨污分流、光伏路灯、公园广场风貌提升等一系列改善人居环境的设施,得到村民高度称赞,稳步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品质提升的新路。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业良好思想改变村貌一新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