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孟书法的软美如花月松风,娟娟濯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能治好 http://m.39.net/pf/a_6162073.html

文/一者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守柔曰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都是《老子》的论述。在老子的哲学观中,柔弱胜过刚强,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老子像

刚强和柔弱对峙,老子宁愿居守于柔弱一端,所谓“知其雄,守其雌”。老子通过对人事、物性的深刻而普遍的观察,了解到“刚强”之物其本性彰显外溢,往往易于暴露而不能持久;而“柔弱”之物含藏内敛,往往具有持久性和不可战胜性。“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老子哲学观的扬柔抑刚的哲学,颇含哲理。赵孟的书法有似于此,是一种有柔弱的意味。还应指出,赵孟一生书写小楷《老子道德经》多幅,深受其中“天下莫柔弱于水”,“柔胜刚,弱胜强”的贵柔哲学的影响,或者说,这已形成为他的价值观,也必然要影响其书法美学观,促进其向柔弱的书风发展。然而,书法史上有人却贬赵书为“纤柔”“骨气乃弱”。其实,纤、柔、弱,在《老子》哲学中,都是高级的褒义词。

赵书“遂流软美一途”的评价

赵孟小楷《道德经》

傅山说赵孟书法“遂流软美一途”。“软美”,是傅山对赵书的批评,在此句中亦含贬义。毋庸讳言,赵书确实主要是一种软美,这是书法史上公认,其小楷《老子道德经》就是如此。它用笔圆转,线条流丽,姿态柔媚,风度纤秾、富于温润之韵、闲雅之姿,这种“软”,颇有审美价值,书苑中少不得此一品,正像百花园中那些春睡的海棠、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艺术风格同样需要多样美,书法艺术也应该有“软美”一席之地。现实艺术领域,大量地存在着种种有价值的“软美”。例如,“日烘烟柳软于丝”(张耒《春日遣兴》),这种“软”,就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应该说,弱柳之美完全可以和劲松之美同时共存。而元代大曲家马致远,他甚至还把优美的草书比作飞舞的柳枝。其《哨遍·张玉喦草书》就赞道:“软如杨柳和风舞。”又如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这也绝不是一种否定性的评价。再看唐代舞蹈艺术,亦有以《绿腰》、《春莺啭》等为代表的轻盈柔婉的“软舞”。张祜《春莺啭》写道:“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软舞来。”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写道:“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七的词,抒写男女、市井情感的词属于软美一路,细腻动情。

如这类在唐代很流行的舞艺,柳永的词作,和赵孟的书艺在“软”这一点上,可说是异质同构,有异曲同工之美。

颜真卿书法局部

雄强给人以雄壮的美,柔软的美同样给人以感受。据《新唐书·李泌传》载,张九龄评萧诚为“软美可喜”。“可喜”二字,恰恰说出了软美给人以美感的特征。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在《论秀美与雄伟的感觉》一文中认为,秀美使人欣喜,雄伟使人感动。软美所引起的情感,不是严肃感动,而是自始至终欣喜、欢笑、亲爱、愉快。事实正是如此,人们在欣赏“弱柳婀娜随风”或“舞急红腰软”时,确实会产生一种欢喜、可爱的感受。*钺在《二十四画品·韶秀》中虽然执意否定韶秀一品,但还禁不住说,“非不可爱”,四字泄露了内心真情,点出了柔媚的美感特征。

唐颜真卿的说法以雄壮著称,因此有“颜筋”一说,斯宾塞认为,秀美的印象起源于筋肉运动时筋力的节省。他认为,动作或姿势

“费的力量愈少,就愈显得秀美。换句话说,动作以节省筋力者为秀美”引自《朱光潜美学集》。

赵孟频的行楷《寿春堂记》局部

赵孟频的行楷《寿春堂记》,其笔迹运动也具有节省筋力的特征,是流丽美的典型。它行笔较快,折角处用圆转之笔,有些笔画之间或连绵挥写,或牵丝萦带,或笔意呼应,而很少有着力的顿挫、艰涩的行笔、直硬的线条、分明的棱角、倔强的转折……总之,一切都无须费力维持。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线条的轻快感、流畅感,构成了一曲恬美柔和的轻音乐。赵孟和颜、柳、欧合称楷书四大家,而四家之中,赵孟最富有“作真如草”的特征,这又是由其圆转流畅的线条运动表达出来的。当然,他还是遵循“下笔用力”(蔡邕《九势》)之准则的,但是书写出来却毫不露出费力的痕迹,它是那样地舒展自如,清新妙丽,骨肉匀净,妩媚多姿。德国哲学家谢林有句话说,“就仿佛欣然自得而开始在温和的线条中运动”欣赏赵孟的说法就给人这样的感受。赵孟的书法,其给人的美感就是这样的“软美可喜”甚至让人欣然有得。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赵子昂杂帖》说他:

“如花月松风,娟娟濯濯,披襟留连,不能自已”。

这大量的品鉴,都表达了肯定性的审美评价,也表达了鉴赏姿媚美时的审美心态和意象联想,而这又恰恰有力地证明了姿媚美生存的权利。

当然,赵书不是没有缺点的,一是由过于熟练带来的“滑熟”感,因而缺少某种“生拙”感;二是如包世臣所说,“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艺舟双楫·答熙载九问》)。但是,其病不在于姿媚,正像许多优秀书作均有美中不足一样,赵书的美中不足决不能用来否定赵书,更不能用来否定姿媚的软美。

《龙藏寺碑》局部

在书法史链条中,姿媚的软美南北朝和隋代应该有一环。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就是例证,如:

《刁遵》的“虚和婉丽”(《宝南》);《美人董氏志》的“娟娟静好”(《体系》);《司马升》的“体态媚丽”(《碑评》);《龙藏寺》的“秀韵芳情”(《余论》)……

这都是对不同个性的姿媚的软美的肯定。但是,当论及赵孟叛、董其昌时,康有为却说:“勿误学赵、董,荡为软滑流靡一路。若一人迷津,便堕阿鼻牛犁地狱,无复超度飞升之日矣。”(《广艺舟双楫·学叙》)说的有点严重了,没那么可怕!

赵书被压于如此的传统沉积层之下,几乎是万劫不复了!艺术需要多样化,也是相对的,也因为软才显示雄强的雄。其实,赵孟在书画史上的地位无人能替代,他的的追随者众多,邢侗极推崇赵孟,曾说:

“右*以后惟赵吴兴得正衣钵,唐、宋人皆不及也”

这大概是源于邢侗同样推崇王羲之的原因吧。“晋自渡江以来,则右将*王羲之,穷微入妙,卓然为千古书家之冠。后此虽有佳者,终不及也。隋唐五代,几乎扫地矣。宋兴,诸君子不能无辽璞之叹。下此吾不欲观之矣。”邢侗认为王羲之千古书家之冠,主张以王羲之的书法为法才是正宗。不能不说像赵孟、邢侗等对书法传统的回归,王羲之书法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