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十始得广陵春耿昌信花鸟画艺术座谈会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为了耿老这次从艺60年花鸟画作品集的编撰与座谈会的召开,在几个月前,耿老就开始了计划与筹措。耿老对扬州晚报厚爱且信任,在晚报领导的指示与支持下,编辑也全程参与,目睹了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感人细节。因为年事已高,耿老的身体状态其实很不好,已连续两年住院急救治疗,尤其是去年的那一次,用命悬一线来形容可能都不为过。因此,为自己60年的艺术人生做个回顾与总结,成为耿老一个重要的心愿。也因为有这个心愿的支撑,在相濡以沫几十年的老伴精心照料与支持下,他从几不能言、卧床不起、不能自理的状态里一点一点恢复过来,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筹备着……

《春雨花更艳》耿昌信作

记得有好几次接到耿老电话约我面议时,都是在烈日当空的高温天里,但每次当我赶到集贤斋老人的家里时,都看到老人穿戴整齐坐在堆满书籍画册纸张的狭小书斋里默默等我。见到我来之后,耿老很高兴地把他的想法一一和我详谈,从作品的选择、文章的编排、画册的大小与印刷、画册的题名、座谈会的地点时间、邀请的人员、签名簿的设计等等,耿老都事无巨细一一考虑周详!听着老人不是很清晰地述说,看着老人瘦骨嶙峋的面容和身体,不由感慨万千:60年的艺路跋涉,这里实在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春满人间》耿昌信作

但如果没有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没有这种苦中苦乐中乐,没有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撑,耿老现在又会怎样呢?由此,又想到近些时候拜访的同样在忍受着病痛折磨的老书画家李秋水和王涛,以及晚报曾主办召开他们的艺术研讨会的老画家徐中、王加仁等,在这些老画家的身上,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一辈子对书画艺术的痴迷与执着,使得书画艺术早已融入了他们的骨髓,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身体与外界怎样,从没想过放下手中的笔。我想,这些老画家身上所反映出的这种品格特征,不正是扬州的文化之所以能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绵延不息,无论经历怎样的战火纷飞、朝代更迭、世事变迁,都不会湮灭与消沉的一个重要原因吗!

《老干绽新枝》耿昌信作

在桂子飘香的收获季节里,由本报主办的“春江花月夜——耿昌信60年花鸟画艺术座谈会”在萃园召开。

《冷艳幽香》耿昌信作

今年已是83岁高龄的耿昌信老先生是我市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从艺60年来,专攻花鸟的耿老以擅画牡丹而名闻画坛,有“耿牡丹”的雅号。60年的艺坛耕耘、60年的艺海泛舟、60年的艺路历程,这里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艰难跋涉。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到如今年逾八旬的老人家,岁月改变了耿老的形貌,但改变不了耿老对艺术的执着探索,60年初心不改、笔耕不辍、日课不断。

对于自己多年来的花鸟画创作,对于当下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耿老说道:“这些年来,有的画家对中国画改革心切,其心情可以理解,但因对传统的绘画了解甚少,只知以西画的审美要求和方法创作中国画,使得他们的作品最终失去了中国画的特点和风貌,画成了类似油画、版画、水彩画、装饰画的样貌,这是中国画的创新走上了歧途。我认为,创新首先要尊重传统、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同时在前人基础上,推陈出新。因为只有在继承传统、扎根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花鸟画新作来。”

《浅绿轻红雅淡状》耿昌信作

萧平(祖籍扬州的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和史论家)

他是从扬州八怪到顾伯逵等老先生这一脉真诚的继承者

萧平先生当天特地赶来扬州出席老友耿昌信从艺60周年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萧平动情地讲述道:“我和耿老都是江苏省国画院上世纪60年代初的第一届研修班的学员,那时我20岁还不到,耿老也是20多一点。和耿老同窗多年,我到扬州也会和他常见面,对他比较了解。耿老是一个不擅长经营、推销自己的人,为人很真诚、朴实,踏踏实实画自己的画。扬州晚报能为耿老主办这样的活动很好!

来之前,我特地写了一幅字:君有生花笔、写得国色香,作个纪念吧。扬州的艺术传统是非常丰厚丰富的,从大的讲,耿老的艺术是从扬州八怪到顾伯逵等老先生这一脉真诚的继承者。他在扬州工艺系统工作多年,为扬州的工艺美术事业也作出了很多贡献。”

马家鼎(扬州市文化学者、中国计生协书画会常务副会长)

他是扬州画坛一枝不老的“耿牡丹”

马家鼎先生在日常的书画交流活动中,他与耿老交往颇多,对于耿老的花鸟画艺术,他说道:“记得当年傅二石先生来扬州办展,耿老也来到了现场。当时傅二石先生已坐在轮椅上,当他远远看到耿老默默站在角落里时,他就在主席台上高声邀请耿老上主席台。由此可见,江苏省国画院第一期学员班同学之间的情谊。耿老的花鸟画师古人,又不泥于古人。他深入传统的同时也主张创新,但他又反对胡涂乱抹式的创新。他的作品既有传统功力,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时代气息;既可走入高端的艺术殿堂,又可走进寻常百姓家。从古到今,无数画家画过牡丹,但是耿老的牡丹,是带着他的精神气质、深刻内涵的牡丹,他心摹手追、扎根传统、大胆求变、勇于创新,他的牡丹渐渐画出了与古人不同的新面貌,尤其是他的水墨牡丹,独具一格。人活着就是要有追求,耿老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是扬州画坛一枝不老的‘耿牡丹’!”

许墨林(无锡市文化学者、作家、书法家):

先生悟道六十载,春风化雨笔墨妍

《萃园颂》耿昌信画许墨林撰书

许墨林先生每次说起耿老这个老友,都由衷感佩,他说:“正是因为有耿老这个老朋友加深了我和扬州的感情。耿老对艺术的执着,从来不满足在传统中,而是紧跟时代、热爱生活。绘画的境界就是在思想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耿老就是这样带着我们这些年纪略小于他的人一起朝前走,击鼓传花将大家的心聚到了一起。时代发展很快,要去掉浮躁,沉下心来,很不容易。而耿老就是沉下心来,风雨不断,坚持每天创作,在清贫中品尝他的艺术、滋润心田,当下能做到这样的不多。在他50周年画展时,我曾即兴赋诗为他点赞,今天略作改动,仍以此诗祝贺他:先生悟道六十载,春风化雨笔墨妍。山因积石始成高,水似汇流方及远。维扬自古多画贤,石破涛惊板桥月。如今喜见满庭芳,牡丹园里枝更鲜。”

《亭亭玉立》耿昌信作

刘俊(原扬州市文联主席、现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他的画托物寄情、托物寓志,传达真善美,给人一种精神的滋养

原扬州市文联主席、现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俊也应耿老邀请参加了当天的座谈会,刘俊说:“我和耿老是忘年交,扬州的花鸟画家,由于历史原因,比较多。要在这样多的花鸟画家中,画出自己的面貌,显然十分不易。花鸟画要托物寄情、托物寓志,传达真善美,给人一种精神的滋养,耿老就做到了。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成功的道理,能够画出‘耿牡丹’,画出‘洛下客’的灵动,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觉得托物寄情、托物寓志是能够概括耿老的艺术的。”

《雨妍》耿昌信作

而耿老的另一忘年好友邗江区书协副主席吴贤坤当天虽未能抽空参加,但却手书一首自作诗,以诗书形式来祝贺耿老从艺60年,诗曰:耄耋不辍画群芳,日日临池坐玉堂。红艳雍容摹意态,素华静雅透芳香。师崇传统古今异,道法自然浓淡妆。树老根坚春永驻,牡丹多写报韶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