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国宝》作者:马未都
原标题:商·青铜纵目面像
年春天,四川广汉南兴镇月亮湾,有一名叫燕道诚的农民,在自己家门前不远的地方挖水沟,准备引水灌溉自己的庄稼。挖着挖着,他就发现了四百多块玉器!
广汉就在今天的成都市边上,距市区只有二十四公里。
燕道诚当时挖了四百多件,挖出来以后,悄没声儿的,没敢往家里放,就把这点东西分散埋在自己住房的四周。时间过去一年了,他看没什么动静,就取出了一点儿送人。
后来,这部分东西就慢慢流落到古董市场上。总会有人认知、有人明白,最后就转到了华西大学博物馆。华西大学博物馆年划归四川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历史博物馆”,再后来就是“四川大学博物馆”。
年春天,华西大学博物馆的美籍教授葛维汉,带着一名馆员,叫林名均,来到广汉考察,顺便挖掘。当时正值抗战,社会不怎么稳定,他前后就挖了十天。但十天也没少挖,挖了有六百多件!可见这地儿东西很多。可以说,年的这次考古是历史上第一次对三星堆遗址的正式挖掘,距今已经有八十五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的考古人员继续探索。四川考古学的奠基人、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多次到三星堆勘察,他听说民国时期有燕道诚这件事,考古队员就有人主动去找燕道诚老人。几次沟通后,有了信任,老人就说,我这儿还有一批呢。于是,就把那些藏着的又挖出来,捐给了他们。
这事儿很快过去了十年。到年代以后,这个地方经常挖掘出很多东西,冯汉骥就预言说:“这一带遗址如此地密集,很可能是古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这么说,这地方有可能是个都城。这是凭借他的直觉判断的,后来的事儿确实印证了他这个说法。
到了年代,改革开放开始了,三星堆开始大规模挖掘。四川考古界认定三星堆是一个重要的遗址,所以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作“三星堆文化”。从年到年,考古队在三星堆一带找到了大量的文化堆积层,探明遗址的面积大约有四平方公里。四平方公里是很大的一块面积。
“三星堆”这个名字,本身特别有文学意象。“三星堆”其实就是那个地方有三个土堆,在它的北面有个月亮形、比较高的台地,所以当地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有了“三星伴月”的说法。这不是个新名字,至少在清代就出现了,清代县志中有明确的记载叫“三星伴月堆”,听着特别玄幻浪漫。
中国文化遗址的名字很多听着就很有文化。三星堆,听着就很神秘。仰韶文化听着也很神秘,“仰”是仰望,“韶”本身是音乐,听着就特别有意思。
湖北、湖南的文化遗址也特别喜欢用堆、墩这样的字,比如“马王堆”、曾侯乙墓的“擂鼓墩”等等。其实这些“堆”就是个土包,鼓起来一块。古字也可能堆、墩不分。
到了年的夏天,三星堆一下子变得不得了,前后挖出来两个大祭祀坑(图1)。以前讲过窖藏,讲过墓葬、墓出,也讲过遗址,三星堆算遗址。遗址有很多种,今天发现比较多的是工作遗址,比如陶瓷的窑口、皇家的御窑厂,还有就是生活遗址,而三星堆是祭祀遗址。
人为什么要祭祀?
最早是因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希望祖先的灵*在上天能够保佑自己。
在古代,人们对天象不能认知,对日月流星不能认知,不知是怎么回事儿,所以对它有敬畏。对气候的变化,比如风霜雨雪,对地震,都没有认知,对自然就产生崇拜。更多的崇拜还来自祖先崇拜,祈祷各种心愿。所以古人就要祭祀。
祭祀主要是满足那个时代人精神上的需求。而这个需求,远比物质更加重要。
历史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和近代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延续的、发展的,比如说北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等等,这些都是祭祀的场所,是我们祖先精神上的追求。回过头看三星堆,那是上古时代的精神追求。通过现在的遗迹、出土的文物,能够想象当时场面的隆重,甚至比后来的祭祀还要隆重。
三星堆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就是要讲的这件青铜纵目面像,现藏三星堆博物馆(图2)。二号祭祀坑出的这件文物颇为巨大,宽有厘米,厘米基本上就是我伸开两臂的距离;高有64厘米,想想看,仅是一个面像,就有64厘米高(图3)。
这种青铜面像,过去统称青铜面具。面具,如果从准确的字义上讲,应该是能戴在脸上的,所以现在很多专业书上,把这种青铜面具改称为青铜面像,因为它不直接戴在脸上。这个面像,嘴巴宽,耳朵大,耳朵向斜上方伸展,极为夸张。额头中间有一方孔,这方孔上面应该是有镶嵌物的,现在可惜没了。
这个面像最为奇特的是两个眼睛呈柱状,向外凸出。拿尺一量,凸出大概有16厘米,16厘米基本上就是我们手里握着的望远镜的长度。它的眼睛和耳朵,跟我们常说的千里眼、顺风耳极为贴近。另外还有两具,跟它很像,但没这么大尺寸。这个造型,查遍了全世界的资料,只此一份,独一无二。
我看到这件文物,是年代的事儿了。当时在北京的历史博物馆,就是今天的国家博物馆。三星堆文物头一次进京展览,那回我跟着很多中国的顶级文物专家到达现场,比如傅大卣先生、程长新先生,他们都到场了。现在这些先生都作古了。
那些老先生都说这东西没法解释。看的时候,老先生都说,如果不是正式挖掘出土的,谁都会觉得这事是胡来,不可能有这么个东西,它跟已知的青铜文化几乎没有关联。我们知道的青铜文化,实在是找不到跟它类似或相近的东西。但是在仔细看的时候,傅大卣先生说,器物的细部纹饰和同时期的青铜纹饰还是能找到对应的,比如大立人像身上的龙纹、回形纹,铜尊上的云雷纹、夔龙纹等等,这些都跟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很接近(图4)。
我记得当时很多专家边看边讨论,说这不就是千里眼、顺风耳嘛!千里眼、顺风耳怎么表现呢?古人认为眼睛越凸出来,看得就越远。现在科学上知道,眼睛越凸出来,看得就越近,近视眼就是这么形成的,所以,近视眼的眼睛就有点向外凸。扇风耳拢音,听得远。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用形象来解释抽象的意义,千里眼、顺风耳是很抽象的,所以它必须用形象的方法去解释,就造出这么一个造型极为夸张的面像。
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我们也不清楚。
这个造型这么独特,他是谁?
学术界的学者们经过长时间研究,觉得他跟第一代蜀王蚕丛有关。一说蚕丛,我们第一次被普及是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说得对,他写的这事儿,跟咱们考证的差不太多。关于蚕丛,《蜀王本纪》中有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李白说蚕丛与鱼凫,实际上就是从里这来的。
蚕丛又叫蚕丛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这么看,蜀国养蚕还是有传统的。蚕丛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养蚕的专家,最早居住在岷山的石室,后来率部落从岷山到成都平原居住养蚕。日子一过好了,夏桀就派将*扁来攻打蚕丛,蚕丛送美女给夏桀,夏桀被美女一迷惑又不打了。
这就是个传说,不知真假。但我们真有俗语可以验证这事!过去有句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关。就是四川美女太多了,不仅美,还有手腕,一去就没斗志了。你们说少不入川,是不是与夏桀的故事多少有点关联呢?
蚕丛率部一路迁徙,一路风餐露宿,来到广汉三星堆。三星堆这个地方原来已经有了部落,但是没有他强大,蚕丛氏就将其吞并和同化了。这次迁徙是有证据的。证据就是蚕丛从岷山向南迁入成都平原的路线,《蜀中名胜记》先后记载有蚕崖关、蚕崖石、蚕崖市,就在汶川、都江堰境内,他走过一路留下了一路的名字,所以说历史上还真有这么回事。
再回到这个面像上。这个面像有个特点,它有个横向肌,在眼睛下面。你们看那些面像上,都有这个横向肌。这个横向肌我当时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所有人都说面相怎么这样。
过去认为,脸上有横肉的人都是比较野的人。中国人的面像都是比较平滑的,不塑造起伏,比如看兵马俑、汉俑,看辽代出土的面具,脸部都是平滑的,都没有这条肌肉的表现(图5);而这组面像不论大小,都有横向肌。当时就有人说:今天四川的山民,注意看,他脸上还有这道肌。这道横向肌的塑造是有本的。从这点上讲,这个形象很清晰地来自四川古蜀国的山民。
蚕丛从深山里下来到了平原,因为有养蚕这个技术,很快发迹,变得比较富裕。富裕了就要追求精神生活,祭祀就显得更加隆重。这两个祭祀坑出土了文物八百多件,净是大件的。最大的青铜树,有3.96米高(图6);青铜立人2.61米,今天全世界长得最高的人也没这个高度。这些都是中国有案可查最大的青铜器,这么大的稀世珍宝,它不可能是私人拥有的,一看就是国家宗庙行为。但这些器物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么多大型器物都被砸坏、焚烧,按一定顺序扔进祭祀坑,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祭祀坑,因为两个坑朝向一致,东西摆放有序,那么非常可能就是经过一次祭祀活动遗留下来的遗存。
今天,我们去祭祀的时候要烧纸,这是残留的文化痕迹。至少也要点支香,也是要见火的。尽管今天提倡文明扫墓,不允许乱烧,怕引起山火,但墓地都有一个专门的焚烧区,到那里点燃想烧的祭物。中国人觉得只有烧了它,才能把它带给逝去的人。
我们推测这种点火烧是很正常的事。《礼记》中也有记载,说:“天子适四方,先柴。”因为烧火的时候,会有烟气和味道,会被天神闻到。至于青铜器为什么要砸碎呢?现在有一种说法:有的墓葬里出土的东西都有缺损,就是成心要碰个口,是为了给死人用。为什么要砸碎?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并不清楚。但在今天的生活中还能看到一个事儿,就是出殡,尤其在农村出殡,前面的长子一定要摔盆,据说是摔得越碎越好。我碰见过一个事,有一个人,他爹死了,这儿子摔盆的时候腿一软,盆就坐地上了,没有摔碎,所有人都认为这事不吉利。所以今天摔盆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摔碎,这就是遗留下来的文化痕迹。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跟烧物的道理相通,都是以毁物为祭。
那祭祀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真的不是很清楚,可以猜测一下。一般而言,过去的祭祀,一个是过去式,重要人物去世,怀念重要人物,祭祀祖先等等;一个是未来式,祈求未来,比如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要出征打仗了,祈求胜利。两个都是未知的世界,用祭祀的方法去祈祷。
今天看到这个面像的时候,对古人内心所想,能够猜测的三星堆祭祀坑古蜀人的意图,可能知道的百不足一二。只能按照我们自己已知的、已掌握的知识做出一点点推测,实际上当时的古蜀人怎么想的,不仅现在不知道,未来也可能永远不知道,这就是文化。文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随时死亡,让一种文化现象永不消亡,是做不到的。新的文化一生成,旧的文化就会死亡,这也正是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