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怎么挂号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8/9200235.html所谓“圣人”,世人往往会有太多的想象,甚至充满了误解。
我们举一些例子。
儒家的圣人,讲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但这些对于普通来说,太过于遥远,甚至高不可攀。
又如道家的圣人,讲究“悟道”或“得道”,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道”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能够“悟道”呢?
又如王阳明讲——每一个人都是圣人,即: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即便是如此,人们也很难像王阳明一样,相信自己就是圣人。
王阳明画像
那么,古之圣人,真的是如此高不可攀吗?
当然不是。
因为圣人之所以会显得“高不可攀”,不过是世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更何况圣人本身亦是凡人。
甚至可以说,圣人亦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不但有各种喜怒衰乐,而且亦需要历经生老病死,如被后人誉为“圣人”的王阳明与曾国藩,一生都被疾病所困扰。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圣人亦是凡人,并非高不可攀。
那么,圣人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其实据《太上感应篇》的说法,圣人身上大都具有六个特征。
我们先看原文,即:
“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