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走路姿势都不相同,有的是因为先天遗传,有的是后天习惯。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发现突然有一天自己的走路姿势变了,很可能是身体给自己的暗示。这种变化可能有关衰老,也可能有关疾病。家里有老人可以多看看他们的走路姿势变化,或许能提前预警避免一些危险。
走路幅度变小
提示:膝盖骨骼退化
腿脚灵便的人,走路都大步流星,足底生风。老年人走路很多迈不了大步子,有可能是骨关节炎等老年退行性病变疾病。
走路弯腰驼背
提示:脊柱后凸畸形
有些老年人走路直不起腰,除了先天驼背等因素,也可能是脊柱后凸畸形导致的。脊柱后凸是由于肌肉韧带松弛、骨质软化,因久站久坐,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致的骨骼畸形。
这种疾病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度骨质疏松的人更易患病,它的表现就是走路弯腰驼背。驼背严重时,无法平视前方,甚至是只能看地走路。这时,就需要外科手术矫形,将患者的脊柱尽量变回生理状态。
间歇性跛行
提示: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会得到缓解或消失,病人仍能继续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则重复出现。
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也可能是因为患者股骨头坏死,或者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走路不摆臂
提示:腰椎有问题
正常走路时左腿向前迈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是背部的腰椎有问题,常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走路内八字
提示:风湿性关节炎
85%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表现出走路内八这种特征。它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现为小腿无法伸直,向外侧弯曲。这种步态看上去笨拙,双膝并拢在一起,而踝关节外翻。
踮着脚走路
提示:大脑可能有损伤
踮脚走路是典型的马蹄高弓足,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比如脊柱的神经损伤或头部神经受损。马蹄高弓足使人走路疼痛,关节僵硬,越早治疗越好。早期可以通过打石膏、穿矫形鞋进行保守治疗,关节可以保留,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手术矫治(截骨矫形关节融合手术)。
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自我检查。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禁地挺胸抬头。然后在走路时留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
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