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村游的过程中,拍下一组留守农村老人冬耕图。农村老人是为了生活而被迫劳动,还是子女不管,不得已为生计而劳作,还是……?今天,我就告诉大家,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真实生活的真实想法。
这组照片,拍摄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恩施市新塘乡下塘坝村,是65岁程文绪、廖兆开老夫妻,正在自家田间用传统工具犁田捡拾漏掉红苕。他家有修建完整的老石木结构老瓦房三间。耕地6亩,养有6头猪,一头牛。还有些许果树。三位女儿,其中二位在恩施市市区内上班,一位远嫁江西石城县,都有固定的收入和舒适的住房。
按常理,65岁了,应该在跟着儿女享清福了,不应该在农村劳作。是儿女不孝,还是另有隐情?
从廖兆开满脸满足的笑容中,从其享受的交谈中。得知,三位子女,都想将老人接到身边,过上享清福的日子。而是二位老人自己不愿意也不同意。他们说,在农村闲散惯了、劳动惯了,在城里不习惯,在城里,不像在农村,村里都是熟人,下雨天或农闲时,串串门,既方便,也聊得来。在农村,蔬菜与粮食是自家种的,猪是自家养的,放心。在农村,将六亩多地种好,喂六头猪,既劳动了,也锻炼了身体。要买东西,城里有的,集镇上也有,还有走乡串户的流动商品车,很方便。儿女隔三差五地回来看看,家中也充满了乐趣,子女再带点自家种的菜回城里,吃得放心。这样,一大家人,就是逍遥自乐。
今年,她家杀三头年猪,二头给三个女儿家,一头留着自己吃。再卖三头(在刚开始喂的时候,就已经被人订了),一年还有一万多的收入(当然,还有其他的收入,一年总共有三四万元的收入)。都是用传统的方法,用自家种的苞谷、红苕、土豆、猪草煮熟了喂的猪。为了让猪吃上有营养的猪食,每年在杀年猪前,都会将田全部犁了,因为一边犁田,可以一边将田间采收时漏掉的土豆、红苕等拾起来,犁田喂猪,一举两得。所以就有了这组照片里面,边犁田,边拾红苕的画面。
冬耕,是农村最重要的农事,田地翻耕之后,土地便会变得松软,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土地经过冰雪的低温杀菌,可以将田间的有害病虫冻死,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收成。但犁田,是重体力活,基本上都是农村男人的活。由于程光绪从小腿脚就有些小毛病,所以廖兆开自嫁过来后,也就学会犁田,有时帮老爷子换把手,好让其休息一下。几十年都是这样,夫妻同心,所以家也充满了温馨。
中国的农村,不仅风光很美,各地各种农事活动,也独具特色,虽然目的是一样,但劳动工具不一样,也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看点与亮点。由于科技的发展、农村的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因此,传统的劳作方式,也即将成为一道逝去的风景。
在交谈中,好客的廖兆开奶奶,反复热情地邀请到她家坐坐,喝杯茶,还要给我们做中饭吃。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
过几天杀年猪的时候,他在恩施市的儿女都会回来。他们还盛情地邀请我们,一定要来吃他家的“杀猪饭”,尝尝她家自己喂用粮食与猪草,采用熟食喂养的传统方式,宰杀的猪肉,一起分享二位老人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