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川的孤狼宇文护小传 [复制链接]

1#

宇文护,北周开国功臣,周文帝宇文泰的亲侄子,宇文泰死后被任命为托孤之臣,总揽朝*十五年,连杀西魏恭帝、北周孝闵帝、明帝三位皇帝,可谓弑君第一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权臣,也有着肱股名臣的另一面,甚至可以算作王思*之后,北周最为耀眼的魁星。

起于乱世谋于变

宇文护,胡名萨保,生于公元年,祖居北魏六镇之一的武川镇。据称宇文护具有西域胡人血统,与祆教有关。然史料不全,不可定论。宇文家族是鲜卑族的一支,鲜卑族有拓跋、慕容、段、乞伏等部,其中拓跋部在公元年建立北魏。为防范来自蒙古草原的柔然,北魏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之北,由西自东设立了六个*镇,挑选宗室贵族子弟镇守,六镇的*将也凭借*功获得较大*治权益。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治中心南移,汉化风气加重,一方面中央对六镇不再重视,另一方面南迁后汉人力量加强,六镇守将子弟升官之路越发狭窄,处境变得艰难。贵贱颠倒,日久必变。这一利益分配的变化趋势,使得原本是国之捍御的六镇,变成了威胁国家安全的火药桶。公元六世纪初,六镇*事贵族与中央的矛盾越发尖锐,到了年,终于爆发了六镇之乱,以葛荣、鲜于修礼、杜洛周等人为代表的六镇流民首领起兵反抗北魏。

把视野放到全中国,此时动乱程度又达到一个极点。自西晋亡后,中原汉人南迁,相继建立东晋和宋、齐、梁、陈,其矛盾主要集中于北来大族与南方土著士人身上。而北方则表现为多民族争霸的多元矛盾,经历数十年的残酷战争,北方曾经出现过一次短暂的平衡,即前秦统一北方。但是彼时羌、羯、鲜卑、氐等族势力都还有一定基础,前秦的统一犹如一只薄纸盒子盛满了水,稍有晃动,则纸破水泄,不可收拾。其后淝水战败,前秦瞬间崩溃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北魏的统一是第二次平衡,其时羯、羌、氐、匈奴势力都已衰弱不堪,北方民族矛盾简化为二元化胡汉冲突。北魏统一虽已届百年,却始终未能消弥这一矛盾,一方面自身潜在危机加重,另一方面南方梁朝虎视眈眈,北魏的平衡犹如双手托举的玉璧,脚下不稳则有玉碎之危。

在六镇之乱正敲响北魏灭亡的丧钟之际,不甘没落的六镇*事豪强也迅速借机而起,或起兵割据一方,或窃取流民力量,以谋求更大利益。洪流一起,江河俱下,宇文氏也不能独善其身。流民统帅杜洛周派大将卫可孤进驻武川,宇文护的祖父宇文肱,父亲宇文颢,三个叔父宇文连、宇文洛生、宇文泰,纠集宗族乡人袭杀卫可孤,而宇文颢在此役中不幸阵亡。此年(公元年),宇文护才十一岁。

次年,流民统帅鲜于修礼占据武川一带,命宇文肱带其部众进攻定州。结果宇文肱被北魏*打败,宇文肱和宇文连阵亡,宇文护母子兄弟六人被俘,所幸被三叔宇文洛生带兵抢回。稍后这股流民义*首领火并,尔后被契胡族*队打败,宇文护和其三叔宇文洛生、四叔宇文泰又成了契胡首领尔朱荣的部下。

乱离人,不及太平犬。后来经历了三十多年俘虏生涯的宇文护之母阎氏哀叹:“吾凡生汝辈三男三女,今日目下,不睹一人。兴言及此,悲缠肌骨。”宇文氏一家在尔朱荣手下仍旧命运难测,因为其豪强身份引起了尔朱荣的猜忌,三叔宇文洛生被杀,四叔宇文泰效法汉光武帝刘秀,以进为退,跟随大将贺拔岳征讨关中和陇西的流民起义*,其代价是宇文护和三个兄弟被扣为人质。

公元年,贺拔岳进*关中,战事频繁。宇文泰身边人手不够,便把十七岁的宇文护从晋阳接到关中,随*征战。三年后,贺拔岳意外被刺身亡,宇文泰因缘际会,被贺拔岳余部推举为首领。稍后的时间里,宇文泰在四面是敌的险恶环境里纵横捭阖,消灭关中、河西一带反对势力,并迎回被高欢逼得狼狈不堪的北魏孝武皇帝元修,从而站稳了脚根。

至此,全国形势又为之一变。六镇起义的洪流汇为两股互相对立的力量,一是宇文泰所立之西魏,一是高欢所立之东魏,他们与南方的梁朝构成三足鼎立关系,从此进入长达四十多年的三国对峙时期。以宇文氏为代表的武川镇*事贵族,开始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只是,武川群雄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为后来的隋唐开启了三百多年的极盛之期。

当然,宇文护也没时间去想这些。先前留在晋阳的宇文什肥、宇文元宝、宇文菩提,都被死敌高欢所杀,宇文氏一族只剩宇文泰、宇文导、宇文护叔侄三人,宇文导长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宇文护则忙于管理事务,协调杂事。

其时西魏刚刚立国,外有东魏之逼,内有诸豪强分庭抗礼,宇文泰内顾不暇。宇文护虽然年纪不大,却心思细密,处事严谨,把诸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为四叔分忧不少,颇受好评。这也为日后宇文护受托孤之任打下良好基础。

公元年至年,宇文护逐渐参与到西魏对外战争中去,他在小关之战、沙苑之战、弘农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中均有参战记录。然而其所任职务均是督将以下的低级*官,大致与现营长相同,故而几次参战并无较大贡献。不过这并非宇文护自身无能,而是西魏*队特点所致。

西魏立国后,宇文泰进行了*队整编,沿用鲜卑族八部之制,设立了八个柱国大将*,统御十二个*,每一*设一大将*。八位柱国大将*,除西魏宗室元欣是空头将*外,宇文泰、赵贵、独孤信、李虎、李弼、侯莫陈崇、于谨均有自己的部曲。按照鲜卑旧制,诸部*队只接受部族首领指挥,对皇帝(或最高首领)只是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各部首领对自己的部曲有完全自主权。贺拔岳被刺杀后,宇文泰虽然成为诸部首领,但己部*事力量相比赵贵、李虎、于谨等大将,并无明显优势。为了赢得诸部支持,宇文泰不得不逆历史潮流而动,公开反对北魏孝文帝以来的汉化*策,对诸部*人赐以胡姓,一姓人归一将统御,从而在*治上明确诸部*队的私有属性,以获取诸部大将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宇文护的发展空间只能局限于宇文部,自然没有太多其他机会。直到西魏废帝元年(公元年)前后,形势才开始变化。此年,八大柱国之一的李虎(唐高祖李渊的祖父)病死,刚刚立下平定汉中大功的十二大将*之一达奚武,被朝议推荐继任李虎之职。然而达奚武洞悉宇文泰欲兼并李虎部*队的图谋,不仅自己拒任,还极力推荐西魏宗室元子孝。元子孝也跟元欣一样是个空头将*,因此宇文泰顺利借元子孝之手兼并了李虎所部*队,一举具备了对其他诸部压倒性的优势。

宇文护的机会也随之而来。公元年,西魏酝酿已久的取蜀制梁计划展开第二步,即攻伐立都江陵的梁元帝。柱国于谨担任征梁*统帅,宇文护、杨忠领衔前锋,自长安出发,一路攻城略地,二十一天后出现在江陵城下。梁*没有想到西魏*来得这么快,守备非常松懈。宇文护趁机夺占长江渡口,收集船只,掐断了梁*南逃的退路。于谨所部大*四万余人在十三天后到达,宇文护随即配合大*合围江陵。梁*困守城中,无援兵,亦无退路,最终城破国亡,梁元帝萧绎被俘杀。

客观而论,江陵之战虽属灭国之战,但梁朝一衰于侯景之乱,二衰于蜀荆之争,三衰于上下游分立,四衰于湘雍掣肘,早已形成战略上的孤立。以西魏百战之兵攻梁,实属有征无战,故而于谨与宇文泰讨论方略时成竹在胸。

就宇文护而言,此战不仅是其人生的第一场大战,灭梁功勋更是进一步夯实了他在宇文氏第二代中的超然地位。历史不容假设,但是纵观当时宇文氏两代人的年龄构成,宇文泰年届五十,几个儿子还未成年,即使历史走向有所改变,宇文泰的儿子顺利接班掌权,以宇文护的功劳和资望,也必将成为稳定朝局、震慑诸部的柱石级人物。

此时他所需要的,只剩下时间。

公元年,西魏丞相宇文泰在出巡途中病发而亡,临终前召见宇文护,委托他辅助儿子宇文觉。宇文护秘不发丧,护送宇文泰遗体到长安后昭告天下。

此时西魏除原有关中、陇右占领区外,相继夺取汉中、巴蜀、荆州,东面与强敌北齐形成战略相持局面,宇文氏的统治地位十分牢固。作为宇文部的杰出领袖,宇文泰以过人*治智慧和灵活有效的*治策略,独创以周礼杂糅鲜卑旧制的六官系统,开创出了沿续二百余年的府兵制。宇文泰更以关陇*事集团为班底,在*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打出一片江山。这样的威望,不仅使他在有生之年威震关陇,还给他的后代留下了坚实的执*基础。

宇文护就在这样的基础上登上了西魏*治舞台的中心。西魏*府任命宇文护为柱国大将*,全面接掌宇文部*权。翌年年初,宇文护威逼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正式灭魏建周。而西魏恭帝不久便被杀于府第。宇文觉即北周孝闵帝,这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天子毫无执*经验,*国大事全由宇文护决断,宇文护成为北周帝国实际上的第一人。

非正常的权力更迭、非正常的权力配置必然导致流血。而这两种特征,刚刚建国的北周全都具备。宇文氏两代交接*权时,并未有充分预备,加之诸部贵族与宇文部本是拥戴、支持和配合关系,宇文泰一死,宇文部的威慑力立即下降不少。宇文护本人作为少壮派,与其余六大柱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他却凌驾皇帝之上。这样的形势之下,诸部实力派必然会产生权力诉求。

宇文护很清楚这一形势,他不得不向八大柱国之一的于谨求助。于谨早年与宇文泰交情很好,而且是八大柱国中资历最老的一个。诸部争权,如果处置不当,西魏以来二十多年的努力将会毁于一旦。关键时刻,于谨表现出一个老臣作为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在朝会上强调宇文护辅*的法统合理性,然后当众向宇文护下拜,表示绝对服从领导。于谨语气严厉,对诸部贵族不服宇文护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诸贵族、大臣不得不有所收敛。然而矛盾只是暂时掩盖下去,斗争很快变得更加激励。

首先发难的是两位柱国大将*赵贵和独孤信。赵贵在贺拔岳被刺杀后,第一个提出拥立宇文泰。宇文泰感念其功,对其始终尊崇有加。西魏立国后,赵贵参与了历次大战,功勋赫赫,地位仅次于于谨。但孝闵帝宇文觉即位后,宇文护把持朝*,赵贵对此愤愤不平,十分不满。而独孤信先后独力经营荆州、陇右,威震一方,女儿更是嫁给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但独孤信在贺拔岳被刺时,曾参与争夺贺拔岳余部*权,所以一直被宇文泰猜忌。公元年,宇文泰商议立嗣时,又借助陇西李氏的力量,打压独孤信势力。赵贵和独孤信两人商议后一拍即合,图谋杀死宇文护。但是赵贵和独孤信显然*治智慧不如于谨,此时谋变,存在很多先天不足。

其一是没有占据*治主动权。宇文护的法统合理性,属宇文泰遗命确定,又经于谨表态强化,已经非常稳固。要否定它,只有借助皇权。但从史料来看,赵贵和独孤信并没有将图谋知会孝闵帝,也没有提出任何*治口号。

其二是没有广泛发动力量。八大柱国所统兵力,宇文部虽已掌握李虎部,又得到于谨部的支持,但李弼、侯莫陈崇两部并未公开表示支持宇文护。如果赵贵、独孤信联合李、侯莫二部,当能形成多数力量,即使不动用武力,也能采取*治压力获取更多利益。赵贵和独孤信没有在这方面多下工夫,而是把一场*治斗争降格为一次笨拙的刺杀。

独孤信对此事没有多少把握,到了约定的日期,反而劝赵贵不要去冒险。临事犹豫,此乃成事大忌。结果二人被开府宇文盛告发,宇文护立即逮捕赵贵,随后诏告天下杀之。独孤信由于威望过高,又与宇文氏有姻亲,所以宇文护没有公布其罪,只是逼其在家自杀。

独孤信

第二个发难的是孝闵帝宇文觉。只可惜他空有其父倔强不屈的个性,行事却太过鲁莽。宇文护专*,引起了上自皇帝下至臣下的普遍不满。司会(北周六官系统中天官府的属官,主要掌管财*,类似于度支郎中、户部尚书等职务)李植、*司马(北周六官系统中夏官府的属官,主要掌管兵马调动等事务,类似七兵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务)孙桓在宇文泰时代掌握重权,而宇文护上台后,其权力却被逐渐侵蚀剥夺。李、孙二人心生怨望,遂向皇帝提出诛灭宇文护的建议。君臣一拍即合,随即定下诱宇文护入宫然后将其刺杀的计划。皇帝本人带领心腹武士在皇宫内练习擒拿之术,时刻准备捉杀宇文护。

这次图谋同样显得荒诞而可笑。宇文护刚刚经历了赵贵事件,正处于高度戒备期,必定不会轻易孤身入宫。最关键的是,掌管皇城禁兵的尉迟纲与宇文护关系亲密,单靠几个皇宫卫士,怎能奈何宇文护?将*蔡佑和尉迟纲共同掌握皇城禁兵,不忍孝闵帝宇文觉走上不归路,遂冒死劝阻。无奈年轻的皇帝意气风发,仿佛一头初生的小牛犊,勇猛地向宇文护这头老虎冲去。

不久宇文觉的图谋泄露,宇文护先是劝诫皇帝不要兄弟自残,没有奏效后,便将李植、孙桓调到州郡任职,然后各个击破,收而杀之。随后宇文护诏告天下,声称孝闵帝失道失职,不再适合当天王,于是逼其逊位,不久孝闵帝便被死于宅邸。宇文护改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继位,是为北周世宗明帝。此事没有引起太大震动,诸老臣、大将彻底慑服于宇文护的威势之下,没有再出现类似的谋杀事件。不过还是种下了长远的隐患,参与谋杀事件的李植,其父是十二大将*之一的李远。李贤、李远、李穆兄弟是陇西豪强,势力颇大,李远、李植父子均被宇文护诛杀,李贤、李穆则被削去官职,李氏一族可以说被逼到了宇文护的对立面。二十多年后,杨坚篡夺北周*权,时任并州刺史的李穆背弃宇文氏,坚定地选择了杨坚,不能说与此事没有关系。此事涉及北周统治基础狭窄化,容待后论。

这两次未遂的*变,尤其是赵贵、独孤信之乱,虽然时间短暂,意义却非常重大。宇文氏两代权力迅速更迭,这一突变使得原本掩盖在水面下的诸部矛盾表面化。由于诸部各握武力,使得这一矛盾具有激化为内战的条件。宇文泰的诸子均没有化解这一矛盾的能力,幸而有宇文护这一强力人物的出现,及时阻止了内战的潜在可能,可以说,宇文护对稳定*权起到了巨大作用。从当时形势来看,宇文护诛赵贵、废孝闵帝并没有实施大规模屠杀清洗,*府和*队骨干都安然无恙,这使得死敌北齐没有趁火打劫的机会。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宇文护继续奉行宇文泰时代的*治、*事策略,关陇*治集团保持了连贯发展势头,为大一统的隋唐帝国打下了核心基础。

弑帝集权雄三国

公元年,陈霸先废掉梁敬帝萧方智,建立陈朝,与北周、北齐三足鼎立。相较魏蜀吴三国模式,周齐陈三国势均力敌,关系更加复杂。北周国内各股*治势力很快都聚焦到国与国的矛盾上来。

公元年,陈朝发兵围攻湘州。湘州在今湖南,南朝之初原为荆州下属,宋武帝刘裕以为荆州地域过大,威胁下游,遂分荆州南部置湘州。西魏攻灭梁元帝萧绎后扶植萧察(梁武帝之孙)建立附庸国西梁,并进一步向南攻略,而与西梁毗邻的湘州大半则被北周控制。湘州之地深入江南,若长久被北周占领,是必严重威胁陈朝。陈朝此次发兵就是为了解除这种威胁,而宇文护则派大将贺若敦(隋朝开国名将贺若弼之父)率兵六千渡江救援湘州。

北周此时的主要敌人仍是东面的北齐,派出区区六千人南下援救湘州,仍是力有不逮。好在贺若敦世代将门,用兵得法,屡破陈*。然而天公不作美,进入秋季后,江南连降大雨,洪水泛滥,贺若敦的陆上后勤补给线断绝,陈*水*优势反而发挥出来。贺若敦苦苦支撑,终因力不能敌,六千部队十损五六,不得已退出湘州。

湘州争夺战的失败,暂时中止了北周快速扩张的势头。这促使北周*府开始重新考虑国家战略方针。在宇文护的主持下,北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