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饱学博智的孔子一生仕途坎坷的命运思考 [复制链接]

1#

提到孔子,他的种种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尤其对他的部分语录,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这里就不过多赘言。总体上来说,夫子早就在我脑海里烙印着一位知书达理、博学多才的可敬形象。

一,首屈一指的是他的严谨治学。晚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还自我觉得对《易》的文辞和义理不能掌握得很透彻。编竹简的皮绳都被磨断了三次,如此专心致志,令人五体投地。他修订《诗》、《书》、《礼》、《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他编撰《春秋》时”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次。说的是他编撰《春秋》时认为该记录下来的就记录下来,该删减的就删减,即使是像子夏这样的长于文采的弟子都不能改动一字一词。

二,对乐的陶醉,以及与生俱来的慧根,让众生膜拜。孔子三十五岁那年,“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孔子和齐国的乐官谈论音乐,听到《韶》这个乐曲,学习《韶》乐,陶醉其中竟然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味道。孔子向师襄子学习练琴,师襄子几次对他说,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学习内容了,孔子仍觉得不够,最终孔子从熟练曲子的弹奏技法、领悟表达思想、到了能品味出作曲者塑造的形象境界。

三,教育理念经久不衰。他的“不愤不启,举一隅以三隅反”的教学理念,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可被尊崇为教育的高境界。

正如齐景公时晏婴所说“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就其礼”。几世几代都学不完他的学问,花一生时间也学不完这些礼仪。

那么,在那个周室衰微,王朝大夏即将崩塌名存实亡的春秋时期,诸侯林立,且凭实力相互侵伐吞噬,各诸侯王求贤若渴、唯才是用,如孔子这等博学多才之人,怎么会遇不到一位贤主呢?笔者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粗略整理几次孔子仕途坎坷的经历。

其一,主动“不仕”

季桓子时,阳虎掌权,娇纵蛮横。“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是说季桓子时,阳虎掌权,季桓子本身也超越了礼法的权限,凌驾于公室之上,鲁国自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礼法背离了正道。孔子不肯与其同流,就不再做官而离开。

孔子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卫灵公和夫人同乘一辆车,宦官雍渠为参乘,离开宫廷,让孔子乘坐第二辆车,大摇大摆地从闹市中穿过。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是说,我从未见过他喜好德行如同喜好美色一样。于是厌恶这里的一切,离开卫国。

其二,被动“不仕”

鲁昭公之二十年,孔子三十岁,齐景公与晏子来到鲁国,景公闻孔子:“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孔子说,秦国虽小但志向远大;地处偏僻但国家所作所为得当。秦君亲自任用以五张黑羊皮赎出来的百里奚,让他执*掌国,以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当个霸主不算什么,即使要称王天下也能做到。景公很高兴。后齐景公问*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称赞他讲得好。景公最终想要任用孔子,“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晏子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不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大概说的是儒者能言善辩,不能当作法规来实行;他们傲慢自大,崇尚丧事礼仪,破费家产厚葬死去的人,不能让这种做法成为习俗;再者孔子那一套周王朝遗留的礼仪,几代人都学不完他的学问,常人花一生时间的时间也学不完这些好方法等等。最后景公在晏子的进言下,一句:“吾老矣,弗能用也。”我已经老了,不能任用你了。结束了孔子的出仕梦想,被迫离开了齐国。

中国通史中国历史书籍畅销书淘宝¥69¥购买

楚昭王将要重用孔子,打算把有户籍名字的民社方圆七百里土地封赐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对楚王说。孔子阐发三皇五帝的规则法度,申明周公召公所建立的功业,孔子一旦拥有封地,又有众多贤良的弟子辅佐,会像当年周文王、周武王一样最终称王天下,楚国就不能世代保住自己的疆域了。之后孔子在楚国不得仕,离开了楚国。

这样看来,孔子不得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情况是面对一些诸侯国君以及下臣,散失礼仪,他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另一种情况是凭借自身智慧与才能,将要获得齐、楚两个当时的大诸侯国过往封赐的时候,都是因为国王的谋臣进言,而失去平步青云,迈向仕途,一展雄姿的机会。

通过以上所述,无论如何一生博学多知、知书尚礼、雄才大略的孔夫子,最终没有走上理想的仕途之路。无论是出于与某些诸侯君王治理国家的*见不一,价值取向迥异,不愿意随便参*,还是由于找到理想的仕途去处后,又遭人从中作梗,仕途荒废。其结果如子牢所说:“子云‘不试,故艺’。”其实上天还是比较眷恋有识之士,没有将他的才学淹没于世,甚至为他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为他打开了脍炙人口的大窗。没能得到任用,这才学会了这么多技艺。当然,我想这只是谦虚话而已。学会这么多技艺,不是没得到任用的唯一结果。其仕途坎坷的原因,笔者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  生不逢时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正是周王朝大夏崩塌之后。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周王朝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以周公土哺,唯贤是用,唯才是举,崇尚礼德的周礼治国理念,建立起来的国家,经过岁月的洗礼,执*者的更替,影响力早已散失殆尽。就如孔子在几次逃难中感慨那样:“文王既殁,文不在茲乎?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是这样说的,周文王已经去世,周朝的礼乐制度不都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将这样的品德降临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间接说明,周礼法制已不再被芸芸众生所熟知认可。无论周礼法治有多么经典,地位多么高尚,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大众所遗弃,时代所抛却。孔子执着推崇的治国理念,注定得不到更多人的响应,而成为那个时代的弃子。

二,儒者高傲

纵观孔子的仕途之旅,一生转站于鲁、卫、郑、陈等国之间。曾经在鲁、卫等国短暂任小职员的孔子,其实是不屑的。卫国的孔文子向孔子询问计策,孔子推说不知道。后离开时说:“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像齐、楚这样的强国,一旦得到任用,就可以得到封号,拥有自己管理的属地,应该是他的希望所在,但都在谋士进言下失去入仕机会。仕途在现实里屡次碰壁,心里虽然迫切希望得到赏识,但表面言语却丝毫没有要掉价的表达。譬如孔子的弟子有很多在卫国做官,卫国国君打算让孔子参与*事。子路问孔子:卫君等待您来参与*事,您会首先处理哪件事?孔子说,一定要先端正名分,君子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符合名分。以至于子路直接回答他说:“有这回事吗,您可真是迂阔啊!有什么可端正的?”

三,单纯理想

周王朝当初,以周公旦为主要标志性的礼贤下士,树立贤士模范治国的方针,笼络四方能人志士出谋划策,将周王朝推到鼎盛。在当时历史前提下,国家、百姓才经历了商纣王的荒淫无道,残暴奢靡,这样的治国方针,让许多多才多艺的“隐士”看到了希望,再次踏入治国行列,人与人之间凭借能力位序得到摆正,不断形成的“以礼治国”名正言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周王室逐渐衰微,很多前朝旧典慢慢被遗弃。孔子作为周礼的绝对崇拜者,仍然采用旧王朝的法典,治理新生的诸侯国,让各诸侯王及更多人放弃面前的利益,放着现成的“君王”不做,回到旧王朝去为人臣,几乎是不现实的单纯*治理想。所以在在齐王和楚王将要任用孔子时,都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几百年积淀下来的周王朝法制学不完,即使能够学完应用于*,那么我们的封地还能保住吗?答案不言而喻。

四,时代特征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的历史格局必然登上历史舞台,朝着某种规律向前运行。周幽王被西夷的犬戎所杀之后,秦、楚、齐等诸侯开始强大。周王朝的影响力,已逐渐泯灭。从实力的角度已无法支配各诸侯国的行动,不断散失绝对领导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君摩拳擦掌,蠢蠢欲动,都想坐上群侯朝贡的第一把交椅。只是从道义上不敢孤注一掷,毕竟诸侯之间大眼看小眼,合纵连横,谁也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心中难免耐不住寂寞,所以才会有“楚王问鼎”发生。摆在面前的现实就是,吞噬土地,扩张领土实力称霸,这样比较具有实际意义,且一切来得快。以致诸侯间合纵连横,相互攻伐,朝秦暮楚,利益优先。显然,靠树立德行标兵,崇礼扬德,感化大众的治国理念,只能让人心里既留念又矛盾,却不被更多利益追逐者推崇。这样,孔子单纯的以礼治国方针,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最后,我想任何成就无非“外因”、“内因”相互影响,形成外在形象结果显示。时过境迁,真相只有一个,我们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孔子坎坷的仕途,除了时代的因素,大概也有个人因素所致,就是神也有大神小神之别。当年,孔子拜别老子时,老子对他的临别赠言,我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毕竟旁观者清当事者迷。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这毋以有己。’”大概正是孔子的“聪明深察和博辩广大”成就了他的“圣人称号”,而注定在仕途上难有同行之人与他为伴吧!

司马迁在文末感叹,引用《诗》中的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可以说是位至高无上的圣人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