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戏剧概况
一、明初(—:洪武——成化)戏剧的特点
(一)点缀升平,歌功颂德
(二)宣扬迷信,消极颓废
(三)鼓吹节义,倡导伦理
此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朱权、朱有燉的杂剧,刘兑、贾仲明的爱情故事,成就一般。
二、明中叶(—:成化——万历)戏剧特点
(一)杂剧:康海《中山狼》、王九思《杜甫游春》、徐渭《四声猿》(《狂鼓史》又名《渔阳弄》、《玉禅师》又名《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基本主题:揭露黑暗*治,讽刺现实社会。
(二)传奇:李开先《宝剑记》写林冲逼上梁山的故事;王世贞《鸣凤记》写忠、奸两大集团的斗争,开戏剧表现重大*治事件之风;梁辰鱼《浣纱记》描写吴越兴亡的故事,批判吴国君臣的骄横腐败,歌颂越国君臣的艰苦奋斗,肯定了西施的“美人计”。基本主题:描写历史兴亡,张扬正义精神。
三、明后期(—:泰昌——南明桂王永历)戏剧的特点
(一)临川派作家孟称舜《桃花人面》:“生还死情未灭,死还生恨早枯。”阮大铖《燕子笺》,写双云同嫁一夫,格调平庸低下。吴炳《情邮记》,爱情故事,境界不高。
(二)吴江派作家袁晋《西楼记》,爱情故事,生死不渝。沈自徵《霸亭秋》,写杜默落第,抨击科场。范文若《鸳鸯棒》等。
两派余绪,渐趋末流;爱情故事,格调平庸。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戏曲: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元杂剧、明清传奇等。(西方戏剧的再现性与中国戏曲的表现性)
※汤显祖(—),入神宗朝时23岁(神宗:—),《牡丹亭》作于年(万历26年)。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同时,有剧本37部。
一、作者简介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他生活于明代*治上极为腐朽的时代。皇帝昏庸,宰相擅权,宦官特务到处横行。正直的知识分子经常遭受迫害。汤显祖在*治立场上和当时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如邹元标、顾宪成等站在一起,他们同权奸、宦*不断斗争。神宗万历十九年(),汤显祖在南京做吏部主事时,写了有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揭露了*治的黑暗,抨击了社会道德的腐败和执*宰相申时行的专横与任用私人,还指责了神宗朱翊钧本人。因此,他被贬到广东徐闻去做小官。
汤显祖对民生疾苦比较关心,他后来在浙江遂昌做知县时,抑制豪强,打击恶势力,放囚犯回家过春节,出狱看花灯,五年没有拘捕过一名妇女和打死过一名囚犯。这种种措施使他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但却因此遭到统治集团的嫉恨,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被劾辞职回家。三年后,正式被免职。十几年宦途波折,使他进一步认清了官场的黑暗和腐朽,更增加了他对统治集团的蔑视和不满。从此他就绝意仕进,隐居家中,从事写作。
汤显祖*治上的开明是由于他思想上的进步。他的老师罗汝芳是左派王学的进步思想家,对汤显祖有较大影响。他很崇拜被封建统治阶级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还和有名的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紫柏)禅师有密切的交往。汤显祖尊他们为一“雄”一“杰”,认为“寻其吐属,如获美剑”。李贽和达观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汤显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反抗和蔑视权贵、揭露腐败*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汤显祖晚年由于*治上找不到出路,又受了佛家消极思想的影响,滋长了人生如梦的虚无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流露。
汤显祖的作品较多,流传下来的有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据《紫箫记》修改而成)、《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记》)、《邯郸记》、《南柯记》(是为“临川四梦”),诗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和诗文集《玉茗堂全集》。
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和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矛盾,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家庭关系的冷酷和虚伪;同时又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在追求幸福自由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剧情梗概
《牡丹亭》是明代传奇剧本,汤显祖之代表作,共55出,写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经历了爱情觉醒后的追求、忍受、等待一系列的生死考验,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南宋时福建南安太守杜宝,唯有一女杜丽娘。丽娘在侍女春香的诱导下,对自己的环境开始不满。梦中与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会,醒后相思成病,终至死亡。广州书生柳梦梅去临安应试,路经南安郡,拾得丽娘画像,悦其貌美,终日把玩;丽娘幽*出现,一见即知为旧日梦中少年,遂令其掘坟而再生。丽娘复活后,与梦梅同往淮安求其父母许婚。杜宝见面大怒,诬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梦梅也上书自辩,丽娘并登朝申诉,得到皇帝承认,夫妻团圆。
三、片断欣赏
角色名称:生,男角,有老生、小生、武生之分。旦,女角,有青衣、花旦、老旦等。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角色,通称花脸。末,男性角色,扮演中年男子之类。丑,滑稽人物角色,也叫小花脸或三花脸。
第一齣标目
[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杜宝*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寇起淮阳。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返遭疑激恼平章。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第二齣言怀
[生上]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论星宿连张带*。几叶到寒儒,受雨打风吹。漫说书中能富贵,颜如玉和*金那里?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刮尽鲸鳌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凭依造化三分福,绍接诗书一脉香。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小生姓柳,名梦梅,表字春卿。原系唐朝柳州司马柳宗元之后,留家岭南。父亲朝散之职,母亲县君之封。[叹介]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喜的是今日成人长大,二十过头;志慧聪明,三场得手。只恨未遭时势,不免饥寒。赖有始祖柳州公带下郭橐驼,柳州衙舍,栽接花果。橐驼遗下一个驼孙,也跟随我广州种树,相依过活。虽然如此,不是男儿结果之场。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梦。梦到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正是: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虽则俺改名换字,俏*儿未卜先知。定佳期盼煞蟾宫桂,柳梦梅不卖查梨。还则怕嫦娥妒色花颓气,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皱眉。浑如醉,无萤凿遍了邻家壁,甚东墙不许人窥。有一日春光暗度*金柳,雪意冲开了白玉梅。那时节走马在,章台内,丝儿翠,笼定个百花魁。
虽然这般说,有个朋友韩子才,是韩昌黎之后,寄居赵佗王台。他虽是香火秀才,却有些谈吐,不免随喜一会。
门前梅柳烂春晖,梦见君王觉后疑。
心似百花开未得,托身须上万年枝。
第七齣闺塾
[末上]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是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膳已过,我且把毛诗潜玩一遍。[念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者,好也;逑者,逑也。[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得凶,待我敲三声云板。[敲云板介]春香,请小姐上书。
[旦引贴捧书上]素装才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贴]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
[见介][旦]先生万福。[贴]先生少怪![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旦]以后不敢了。[贴]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末]昨日上的毛诗,可温习?[旦]温习了,则待讲解。[末]你念来。[旦念书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末]听讲: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作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门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逑他。[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哩。[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教演一番。
[末]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
第十齣惊梦
[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注尽沈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教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
[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呵,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呵。[合]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行介]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惘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沈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呵,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春香那里?[左右瞧介][又低首沈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旦]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我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而眠。[睡介][梦生介][生持柳枝上]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晴笑口开。一径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到天台。小生顺路而来,跟着杜小姐回来,怎生不见?[回看介]呀!小姐,小姐。[旦作惊起相见介][生]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旦作斜视不语介][生]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旦作惊喜欲言又止介][背云]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生笑介]小姐,咱爱杀你哩。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
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冷汗黏煎。闪的俺心悠步亸,意软鬟偏。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懽则待去眠。
[贴上]晚妆销粉印,春润费香篝。小姐,熏了被窝睡罢。
[旦]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天呵,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春望逍遥出画堂,间梅遮柳不胜芳。
可知刘阮逢人处,回首东风一断肠。
第三十五齣回生
[净携酒同生上]玉人何处?玉人何处?近墓西风老绿芜。竹枝歌唱的女郎苏,杜鹃声啼过锦江无?一窖愁残,三生梦余。
[生]老姑姑,已到后园,只见半亭瓦砾,满地荆榛。绣带重寻,袅袅藤花夜合;罗裙欲认,青青蔓草春长。则记的太湖石边,是俺拾画之处。依希似梦,恍惚如亡,怎生是好?[净]秀才不要忙,梅树下堆儿是了。[生]小姐,好伤感人也![哭介][丑]哭甚的,趁时节了。[烧纸介][生拜介]巡山使者,当山土地,显圣显灵。
[生]开山纸草面上铺,烟罩山前红地炉。[丑]敢太岁头上动土,向小姐脚跟圪窟。[生]土地公公,今日开山,专为请杜丽娘,不要你死的,要个活的。你为神正直应无妒,俺阳神触煞俱无虑。要他风神笑语都无二,便做着你土地公公女嫁吾。呀!春在小梅株。好破土哩。
[丑净鍬土介]这三和土一谜鉏,小姐呵,半尺孤坟你在这的无?[生]你们十分小心。[看介]到棺了。[丑作惊丢锹介]到官没活的了。[生摇手介]禁声![内旦作哎哟介][众惊介]活*做声了。[生]休惊了小姐。[众蹲向*门开棺介][净]原来钉头锈断,子口登开,小姐敢别处送云雨去了。[内哎哟介][生见旦扶介][生]哎,小姐端然在此,异香袭人,幽姿如故,天也。你看正面上那些儿尘滓,斜空处没半点蚍蜉。则他暖幽香四片斑斓木,润芳姿半榻*泉路,养花身五色燕支土。[扶旦软多介][生]俺为你款款偎将睡脸扶,休损了口中珠。
[旦作呕出水银介][丑]一块花银,二十分多重,赏了癞头罢。[生]此乃小姐龙含凤吐之精,小生当奉为世宝,你们别有酬犒。[旦开眼叹介][净]小姐开眼哩。[生]天开眼了。小姐呵,
[旦]是真是虚,劣梦*猛然惊遽。[作掩眼介]避三光业眼难舒,怕一弄儿巧风吹去。
[生]怕风怎好?[净扶旦介]且在这牡丹亭内,进还*丹,秀才剪裆。[生剪介][丑]待俺凑些加味还*散。[生]不消了,快热酒来。
[调酒灌介]玉喉咙半点灵酥,[旦吐介][生]哎也,怎生呵落在胸脯。姐姐再进些,才吃了三个多半口还无。[觑介]好了好了,喜春生颜面肌肤。[旦觑介]这些都是谁?敢是些无端道途?弄的俺不着坟墓。[生]我便是柳梦梅。[旦]眳矇觑,怕不是梅边柳边人数。[生]有这道姑为证。[净]小姐可认的贫道?[旦看不语介]
[净]你乍回头记不起俺这姑姑。[生]可记的这后花园?[旦不语介][净]是了你梦境模糊。[旦]只那个是柳郎。[生应][旦作认介]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棺中钗玩收存,余俱抛散池塘里去。[众]呸![丢去棺物介]向人间别画个葫芦,水边头洗除凶物。[众]亏小姐整整睡这三年。[旦]流年度,怕春色三分一分尘土。
[生]小姐,此处风露,不可久停,好处将息去。
死工夫救了你活地狱,七香汤莹了美食相扶。[旦]扶往那里去?[净]梅花观。[旦]可知道洗棺尘都是这高唐观中雨。、
天赐燕支一抹腮,
随君此去出泉台。
俺来穿穴非无意,
愿结灵姻愧短才。
第五十五齣圆驾
[丑扮韩子才冠带捧诏上]圣旨已到,跪听宣读:据奏奇异,敕赐团圆。平章杜宝,进阶一品;妻甄氏,封淮阴郡夫人。状元柳梦梅,除授编修院学士;妻杜丽娘,封阳和县君。就着鸿胪官韩子才,送归宅院。叩头谢恩!
四、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一)至情思想:情本体论。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一“情”字。他认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情是诗歌的根本,也是整个世界的根本,“情”是艺术创作乃至人生行为的最深层动力因。他所讲的“情”,一方面同宋明理学的“理”相对立,另一方面又同封建社会的“法”相对立,立身于现实世界的“有法之天下”,而追求神往一种“有情之天下”。他认为“曲中传道最多情”,通过梦幻中的“真情”世界而否定“滔荡零落”的丑恶现实。其思想包含着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内容。汤氏的思想渊于左派王学,其师即罗汝芳。同时崇拜李贽,在哲学观上,李贽以“心”作为世界万物的最高本体;在文学观上,将“童心”、“真心”作为真正文学的直接本原,在肯定个人独立自足的前提下,肯定了表达真性情的文学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和独立价值。重视与强调个体的性情,主张性情的真率自然,是明代浪漫思潮的基本特点。
冯梦龙的“情教”观:“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愿得有情人,一齐来演法。”在艺术创作上,汤显祖提出了“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观点,“情”是艺术形象的灵*,也是主宰人之生死的关键。他在《牡丹亭题辞》中指出:“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之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也?”倡导生死以之的“至情”,赞颂出生入死的“有情人”。
(二)梦幻思想:梦幻是与现实存在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境界,是摆脱了现实束缚的自由领域,是遨游飞翔于现实上空的真正艺术精神。梦,是对醒的否定;死,是对生的扬弃。在封建时代,人(青年男女)的身体和思想都不自由,只有梦与死是自由的,其本质即对于现实束缚的摆脱,争得内在精神的自由飞翔。除了梦与死之外,尚有醉与幻。幻,即白日梦,由现实的清醒退入迷幻的境界;醉,也是暂时将客观实在关在意识之外的一种迷醉状态。梦、幻、醉、死,本质为一,程度差等。浅层的是幻与醉,深度者则为梦与死。杜丽娘,其情深者也,故先梦而后死,为情而复生,一灵不昧,生死不渝,一情不泯,出生入死。
汤显祖“知音破律”,“四梦”主要供宜*腔演出。汤显祖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也?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桂冠而为密者,则形骸之论也。”舍形骸之肉欲而执梦想之灵性,追求脱略形骸之似的心灵自由,以绝对自由的艺术想象来创造理想主义的情感世界,鄙弃“恒以理相格”而甘愿充当“情使”。汤显祖尚“情”而非理的文艺美学思想,有着远比反封建礼教丰富得多的价值内容。另一方面,表现在《南柯记》、《邯郸记》中,由梦幻与现实二者的分立达到了合一,现实都是梦幻,梦幻是现实的形而上质。人生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运行过程,而终极的目标是没有的。这是对人生的更为清醒的认识,简单地概括为虚无、失望、消极是不够确切的。虚的梦幻之中蕴含有真实。汤显祖晚年“人生如梦”的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有二重性,有消极的一面,也有对黑暗丑恶世态的否定与批判,即有积极进步的一面。质言之,梦幻,是作者整合材料、结构戏剧的一种方式。
(三)浪漫思想:黑格尔的艺术三阶段(三类型:象征、古典、浪漫)说。情感突破结构的格局限制,汤显祖《答凌初成书》:“不佞《牡丹亭记》大大受吕玉绳改窜,云便吴歌,不佞哑然笑曰:昔有人嫌摩诘之秋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则冬矣,然非王摩诘冬景也。”《答孙俟居书》:“弟在此自谓知曲意,谓笔嫩韵落,时时有之,正不妨拗尽天下人嗓子。”“《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唱,却与我原作的意趣大不同了。”个性精神突破了封建秩序的束缚,在明中叶以后的启蒙思潮中,个性人格得到了肯定,在艺术中提倡自然的人化,以人的人化为美,反对封建的伦理秩序对人的异化,强调人的真情至性,歌颂生死不渝的理想爱情。敢于标新立异,突破世俗的因循平庸,追求独特的艺术个性。
如同李贽《答耿中丞》所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藏书》卷四十论司马迁时所说:“若必其是非尽合于圣人,则圣人也既已有是非矣,尚何待于吾也?”汤显祖《答岳石帆》:“世疑何伤?”“正以疑处有佳,若都为人所了,趣义何言?”《艳异编序》:“一世不可余,余亦不可一世。”袁宏道《叙小修诗》:“雷同则可以不有。”“孤行则必不可无。”《与张幼于》:只有“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才能“顶天立地”。
五、《牡丹亭》的艺术价值
(一)结构特色
由唐代陈玄佑作《离*记》,到元代郑光祖有《倩女离*》,再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体裁从小说到戏剧,构成了一个关于离*的故事序列。
陈作《离*记》:王宙与张倩娘,原为表兄妹,张父曾许嫁,二人青梅竹马。后张父将女另许他人,二人爱情受挫。王宙不满,托故诀别;倩娘追来,二人结合;相处五年,生育二子。后倩娘思亲,回家探望,*身合一,故事结束。其结构可清理为:
成说——受阻——离*——团圆。
郑作《倩女离*》:张倩女与王文举“指腹为婚”,女母阻碍,被迫以兄妹关系分离。倩女病倒,*灵离身,追上文举成婚。文举状元及第,二人同归团圆。其结构可清理为:
指腹——受阻——离*——团圆。
汤作《牡丹亭》,其结构为:
梦中欢会—相思病逝—人*结合—复活成婚—奉旨团圆。
通过独特的结构设置,体现了青年男女向往纯真爱情和自主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
(二)进步思想
1.肯定并歌颂了男女爱情的合理性与崇高价值,是一首男女爱情的理想之歌。(1)肯定了人的自然性要求,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性爱本能;(2)个性自由的选择权利,特是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权利;(3)爱情的神圣与至高无上,超越了一切经济、*治、世俗等层面的制约,甚至突破了生死的界限;(4)历经艰难曲折而赢得最后胜利,通过戏剧的结构设置肯定了男女情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2.否定并批判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与荒谬本质。(1)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与扭曲,如陈最良;(2)对个性意志、人身自由、个人情感(精神)价值的横加干涉与压制,如杜宝;(3)宗法伦理与封建秩序的残酷无情,从身体、言行到思想意识的森严控制,*治制度、婚姻观念、家庭防闲等;(4)在情与礼法的意识形态总体格局中,奉旨团圆,作为矛盾冲突的调和方式,最终承认了青年男女的自由结合,寓示了合理的爱情对现存社会秩序的辉煌胜利。
(三)浪漫情怀
1.梦境、离*、复生等曲折变幻的情节,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超越,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2.唯美、至情的理想世界,浓郁的抒情基调贯穿、辐射而成的绚丽多彩的意境,与封建礼教桎梏下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立。
3.一往情深、不屈不挠、大胆坚定、生死不渝的追求,表现了青年女子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4.多重对比营造出绚丽的艺术境界,如《闺塾》中的层层冲突与对立:《关雎》二义、情与理、人与物、虚伪与真情、束缚与嘲讽、老朽与青春、镇压与反抗等,最终女主人公走进了美丽多彩、春光明媚的花园。《惊梦》中的重重和谐与美好:人与自然、青春与美景、男性与女性、精神与肉体、所思与所梦、自足与圆满、起点与归宿等,展示了女主人公由自然美景引发了青春的觉醒,苦闷、伤春、照镜,自我的发现,欣赏自己的妙龄、美貌,进行铺陈,以自然美景衬托青春之美的珍贵。群花皆应时而放,自喻为牡丹,顿生美人迟暮之感。花鸟相映,春光明媚,与不自由的处境形成对比,便赏遍……是枉然,叹息自己的处境,与其没有自由,美景不看也罢。
参考题目
1.试分析杜丽娘的性格特征
2.试分析《牡丹亭》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