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朝军队的编制及训练,展现出什么特点 [复制链接]

1#

引言

南朝*队的编制序列,大致为*、幢、队、什、伍等单位。南朝*队最高一级的建制单位是*,当时岀兵防戍作战,一般皆以*为单位。*的统*长官叫作*主,各*皆设*主、*副,负责指挥全*。

一*的统兵数为多少,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南齐豫章王萧嶷曾遣帐内*主戴元孙率人进至石头。齐末,石头*主朱僧勇率水*人归降萧衍。当侯景之乱时,梁荆州刺史萧绎遣步骑一万,使援京师。另一处记载此事说,萧绎凡遣五*入援京师。

五*合1万人,也正好一*人。刘宋元徽二年桂阳王刘休范反叛,荆州刺史沈攸之遣二*主孙同、沈怀奥率兵入援京师,则每*为人。当邓琬反叛时,*主郭季之、荀僧韶率众,声援沈攸之。似亦为两*人,一*人。此外,宋刘子勋反叛时,曾遣其将戴凯之为南康相,派*主张宗之率千余人助守。

齐武帝也曾遣*主张应期、邓惠真率人袭豫章。梁代*主王怀敬也曾率千余人守怀静城。根据上述材料,这些*有兵人。另外还有一*领兵千人的记载。如刘宋明帝泰始初年,*主王敬则率兵千人隶刘怀珍出征。宋陈显达为*主时,领1人守下邳。宋末平定刘子勋叛乱时,辅国将*吴喜派*主佼长生率兵1人,乘轻舸二百,以为游*。

南朝一*所统兵力,何以相差如此之多呢?东晋南朝承袭西晋旧制,诸王开国,并以户数相差为大、次、小三品。大国置上、中、下三将*,次国置中、下二将*了小国置将*一人。晋制王国置*,大国中*二千人,上、下*各千五百人;次国上*二千人,下*千人。

可见西晋以来,一*素有人、人、1人之分。据此,南朝一*兵力的正常编制,当为、、1不等。据记载看,其中人、人之*,多为中*或大州都督所统*队。此外,南朝时期凡带兵者,不论带兵多少,亦常称作*主。这类*主,统兵常不足千人,与正常编制下的*有所不同。

*以下的建制单位是幢,幢介于*与队之间,因此当时常将“*幢”或“幢队"并称。刘宋竟陵王刘诞反时,其幢主孙安期“率兵队出降气证明幢在队之上。幢是紧接*以下的一级作战单位。

孝武帝刘骏起兵讨伐元凶刘劭时,即分麾下以为三幢,刘道隆与中兵参*王谦之、马文恭各领其一。当时刘骏为江州刺史,这里的“麾下"当然不是指他的全部*队,而应是指他直属的一*。从史籍的记载看,幢主的地位不低,如刘宋蒯恩曾以宁远将*领幢

宁远将*虽为小号将*,但当时以小号将*出任幢主的却不在少数。张涣为江夏国侍郎幢主,卜伯宗为正员将*幢主。皇甫仲远为正员将**副。这里的正员将*即殿中将*,与殿中员外将*相对而言。幢主卜伯宗为殿中将*,是宫廷宿卫将领,其地位当不低。他与*副皇甫仲远同为正员将*,显然身份相当,其职位与*副相差不多。这表明幢是仅次于*、而高于队的一级建制。

那么,一幢拥有兵力多少呢?从宋孝武帝刘骏分其麾下为三幢看,幢之兵力当不会太少。一幢大致有兵五百人。幢的兵力编制,也有多于五百人的。如宋末,幢主檀文起率千人戍西昌。大概在一*兵力多于常制时,则一幢的兵力也随之增多。幢以下的建制单位是队。队是南朝*队编制中介于幢与什、伍之间的一级组织,队设队主、队副,负责指挥全队。

南朝*队一队所拥有的兵力,大约为50人。西晋皇帝大驾卤簿仪制规定中有步、骑兵卒0队,每队50人。刘宋“兼用汉、魏之礼”,此仪制应与晋制相同,即每队50人,因晋与汉魏在制度上本是一脉相承。刘宋诸王常行随从不得过6队,如以50人为一队,则有兵00人,再加上“格置三百许人”的随身白直、夹毂,已约人而王国置*。

西晋时的下国仅有兵人,南朝各代王国领兵数一般已少于西晋。因而当时诸王常行所从用人,已为数不少。如再增加,则与王国所领兵力不相协调。又刘宋王僧达为征虏将*、吴郡太守时,置佐领兵,台符听置千人,辄立三十队,队八十人。

这里僧达所领兵数及每队人数皆超出常制,所以史家特指岀八十人为一队。同僧达职衔相近的龙骥将*、鄱阳太守虞丘进,“统马步十八队,于东道出鄱阳”。如以50人为一队,总兵力则近1,正好符合“台符听置千人"。

从队主的身份看,其所统兵力也不会太多。刘宋宗越,出身补郡吏,刺杀父仇人,太守夏侯穆嘉其意,“擢为队主”。宋衡阳王刘义季队主续丰“母老家贫,无以充养”。他们或以身份卑贱的郡吏补队主,或家贫无以养母,说明其地位很低,统领50人之众是符合其身份地位的。

南朝队这一建制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王镇恶讨刘毅时,“大城内,刘毅凡有八队,带甲千余金城城内东从旧将,尤有六队千余人”。这里队又似有百余人至人许。刘裕北伐后秦时,派遣白直队主丁件“率七百余人为却月阵。这里一队又似有人。前者为强藩所领*队,后者为抗击北魏骑兵的阻挠,因而其队兵力有逾常制,显是特例。

南朝*队最基层单位是什、伍,这是传统的基层建制。刘宋时,卜天生“少为队将,十人同伙。“伙”即“什”,每伙十人,正同于传统建制。这里所谓“队将”,可能是泛指最基层*官,包括什长在内。从天生教同伙跳坑“并皆叹服看,他大约是什长,依据惯例,什以下为伍,伍的兵力为什的一半,由五人组成。

南朝时期,由于南北对峙,战争频仍,各代都比较重视*队的训练。南朝中*的训练在京师进行,训练时皇帝常亲自参加,颇具规模。刘宋元嘉二十五年,在京师建康专设宣武场,用以操练步兵骑兵。此后,宣武场遂成为南朝各代训练*队的场所。刘宋孝武帝时,又在玄武湖大阅水师,所谓“大阅”,即检阅训练水*。随后玄武湖成为南朝各代训练水*的场所。

南朝各代皇帝都重视中*的训练,经常亲临现场检阅中*。宋文帝时,曾多次阅师讲武。孝武帝也曾大阅步骑水*。南齐时,齐武帝多次“讲武”,或至宣武场校阅步骑,或至玄武湖校阅水步*。梁代,中*训练仍依宋法。陈宣帝时,也曾在玄武湖大阅水、步、骑三*。

南朝中*的训练规模很大,自领*将*、护*将*以下的六*及中*的其他部分都要参加,有时参加人数达10万之多。训练时,不仅要操练队列,还要比试武艺。如南齐周盘龙即常在齐武帝讲武时,“领马*,校骑骋措”。

结语

南朝外*也常进行训练,一般由各方镇都督刺史主持。梁武陵王萧纪为益州刺史“九日讲武,躬领幢队”。梁豫州刺史夏侯夔任职7年,有部曲万人,马匹。史称其*“服习精强,为当时之盛”。所谓服习精强,就是指训练有素的结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