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名僧有这3个特征的人,往往命苦福薄,看 [复制链接]

1#

此次趁着秋高气爽,我抽空去衡山进香。我一向信佛,每次到祝融峰进贡,我从不坐汽车或者缆车上去。都是步行,因为觉得这样心诚,然后又能锻炼身体。

登顶后,固然累,但山顶上的雾气却还未消散,感觉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当天求佛的人相对以往来说,并不多,所以并不拥挤。

当我在诚心跪拜之时,只听见旁边有一位女子跟身旁的一位高僧在诉说着什么,我出于好奇,拜完佛后便凑上去一探究竟,主要是想看看高僧准备如何来解答,想趁着这会功夫来学习学习。

原来女子觉得自己过得很不幸福,她觉得自己的命苦。但是又想不出来自己命苦的原因。每次求神拜佛想让自己好过一点,却都不见效,特来希望高僧指点。

高僧听完后,是这般回答的:求佛并不是妄想佛能帮助自己消灾解难,而是求自己,要从内心去改变自己。往往命苦福薄之人都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锱铢必较

《道德经》云:“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高僧说:佛学中有个词叫:量大福大。就是说一个人的心量越大,他的福报越多。凡事计较得多了,福报就漏了。

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聚宝盆,心量越大,财气越多。过于计较功名富贵,幸福就沦陷在功名富贵里;过于在乎悲欢离合,心情就因悲欢离合而起伏不定;过于沉醉于金钱名位,时间就被金钱名位吞噬;过于在乎人情是非,人生就在人情是非里打滚……过于计较,人生就不得安宁。

高僧讲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在在了。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难以完美无瑕,其实,遗憾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人与人之间,都有无形的力存在。太计较了,负力量与负力量相加,会产生极大地杀伤力。这种力,威力无穷,既害人又害己。那么你想过得好,又怎么会可能。

所以,多些宽容,少些计较。

二、怨声载道

高僧接着说:“恨、怨、恼、怒、烦”也就是佛学里常说的心中的五*(贪、嗔、痴、嫉、慢),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心魔。

《弟子规》很重要一句,“恩欲报,怨欲忘”。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每一桩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我们这一生中所受的痛苦,都是有原因的。

逆境是我过去造的恶因,顺境是我过去造的好因,倘若都能够欢欢喜喜地去承受,在这个里头不怨天、不尤人,就不再造业。

凡夫俗子不知道事实真相,在受果报的时候怨天尤人;换句话说,这个账结不了,后面又有,愈来愈多,这个事情就麻烦了,这叫愚痴。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一切唯心造”。如果你内心负能量爆棚,可能努力了好久的东西在最关键的时刻,因为你的抱怨,导致好运溜走,前功尽弃。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果遇事就抱怨,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可悲又可笑,更不可能成大事。你的生活只能日复一日地衰颓。

三、自私自利

高僧最后说:佛学中让我们要做到“无我”。

“无我”,并不是没有自我,而是说没有一个永恒的我。我们要明白,如果老是以“我”为中心和主导,什么都是“我”,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迷茫,越固守着“我”,反而会越来越找不到自我。

因此,我们要学会为他人着想,当你逐渐放弃对自我的执着,学会为他人付出时,反而成就了“我”。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徒弟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徒弟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不要怕吃亏,不要吝啬付出。有舍才有得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佛不是成佛了才渡的众生,而是众生渡的多了才成的佛;人不是有钱了才去布施,而是布施多了才会富贵。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终有一天,你的善良,终将不会被辜负。而那些自私自利、爱占便宜的人只会越来越苦。

女子听完高僧的话很受触动,她连连拜谢高僧。说回去一定好好反省自己。我在一旁也受了很大的教诲。希望大家都能避免以上三点,福气连连。

作者:千面修行者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千面修行者每天带你一起识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