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看足弓,你就离衰老越靠越近了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面相不如面手,面手不如面脚”,脚在印度古老的阿育吠陀中是火元素的行动器官,是“全息”所在,是可以洞察了解所有信息的地方。火元素是生命之源,脚是火元素起源,这也是为何上师的脚都是火元素很强的,红润发亮的。

提到脚,就不得不说脚底的三个轮子大角球、小脚球、脚跟,以及三个点连接成的内侧足弓、外侧足弓、足横弓了。

足弓上提会带来盆底肌的上提,带来软腭的上提,并保障横膈膜的功能。而足弓的塌陷则代表着衰老的开始,还是脚踝和小腿下段粗的元凶。没有足弓的人更是相当于走在沙滩上,走不远路,逛不得街。

判断的方法也极为简单,脚踩地观察,赤足站在垫子上方,先抬起脚掌再缓慢落下,尽量大面积的着地,再抬起脚跟,同样方式增大整个脚底在垫子上的接触面积。有扁平足倾向的,如果拎高脚,还是扁平的,就是天生的,如果拎高脚,出现了足弓,就是后天的。天生的扁平足只能通过手术调整,后天的可以通过练习调整。

站立姿势中,三个轮子有力下压,维持整个身体的平衡,也会唤醒并上提足弓。足底有内侧足弓、外侧足弓、足横弓。大脚球下踩会刺激内侧足弓,大腿内侧得到的刺激更多;小脚球下踩刺激外侧足弓,大腿外侧启动的更多,所以小脚球不能踩地也会影响股骨头,从而导致假胯宽;脚跟下踩会刺激横弓,大腿后侧启动更多。而足底越有力,双腿越调动,加之松软膝盖保护髌骨,上身则越松沉,而身体前侧胸腔的放松是呼吸顺畅的关键。

双脚分开与髋关节同宽,在踮起脚跟的平衡站立中,让足弓主动激活。与之前内踝挤压、外踝拉长的练习方式做个对比,感受下稳定性及平衡感。

日常站立时让三个轮子下压,也是简单随处可练的建立足弓的方法。

解锁正确发力的重要性,剖析力量的传递带来的结果,用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不断改善,年轻也会伴你左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