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社会工作者小李接待了前来求助的王女士母子,王女士告诉小李,儿子小强沉迷网络游戏不爱学习,父母说他也不听,还与父母顶撞。王女士希望小李能帮助她教育小强。小李在确认小强有接受服务的意愿后,与王女士母子签订了初步服务协议,小李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中的(B)。
A.接触 B.接案 C.预估 D.会谈
2 .“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对人民健康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呵护。身高是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有些家长因为孩子身高暂时未达标,就四处打听增高方法,购买增高用品。社会工作者针对这一情况在社区中开展儿童健康知识讲座,让家长知道儿童成长发育有早有晚。上述知识说明了儿童生长发育具有(B).
A.顺序性 B.个体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分化与互补性
3 .社会工作者小李发现,初一学生小兵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小兵告诉小李,他也想跟大家学习,一起活动,但觉得自己作业做得慢,成绩不好,拖了全班后腿,同学们一定不愿意跟自己玩,因而感到自卑,与同学关系日益疏远。同学们则认为小兵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交往。久而久之,小兵出现了逃学行为。小兵的上述状况说明了青少年个体发展具有(C)的特点。
A.动荡与稳定结合 B.主体与客体互动
C.突变与渐变统一 D.理想与现实冲突
4 .李姐是某老年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她觉得新入住中心的半失能老人张奶奶与自己过世的母亲在长相和性格上都有几分相像,又是同乡,因此对张奶奶格外关照,什么事情都主动替张奶奶做。这种情形属于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C)问题。
A.移情 B.工作倦怠 C.反移情 D.过度保护
5 .有媒体曾报道一些不会做家务的大龄未婚女青年遭到家长“催婚”和亲友“非议”的现象,形成了公众参与讨论两性角色规范的舆论场。为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措施是(C)。
A.为女青年举办家务技能培训
B.为相关人群提供婚恋咨询服务
C.借助该议题向社会宣传性别平等观念
D.组织大龄女青年通过角色扮演增进自我认识
6.为了贯彻落实《年国务院*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精神,某街道计划购买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为辖区内残疾人提供差异化的“补偿性”功能训练,帮助残疾人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并接受职业技能训练。上述计划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可以促进残疾人(A)的实现。
A.康复享有权 B.环境友好权
C.社会参与权 D.文化生活权
7.大刚因吸食*品被责令社区戒*。社会工作者小林家访时发现,大刚对吸*的危害知之甚少,认为小吸无碍;大刚的父亲和几位邻居也曾是吸*者;大刚居住的社区周边有许多网吧,一些青少年流连其中。小林计划采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帮助大刚戒*。下列做法中适宜的是(C)。()
A.以父亲吸*的前车之鉴激发大刚的戒*决心
B.让大刚从模拟影像中看“吸*10年后”自己的样子
C.与相关部门会商,联动治理大刚居住周边的生活环境
D.采用青少年拓展训练的方法,助其增强体质,调节情绪
8.老张因保外就医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去老张家进行家访时,通知他本周三到社区矫正中心参加法制讲座。上述情况中,老张属于(D)的服务对象。
()
A.主动求助 B.机构转介 C.外展发现 D.非自愿型
9.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由邻居陪同前来求助的李奶奶。李奶奶说自己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前几天因脑梗住院治疗,医院送饭,昨天在回家途中扭伤脚踝,行走困难。经过沟通,小王与李奶奶确定了需要小王协助解决的具体困难。小王所做的是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中(A)阶段的工作。()
A.接案 B.签订协议 C.预估 D.制订方案
10.“类家庭”是儿童福利机构采用的儿童照顾模式之一,这一照顾模式的核心目标是(B)
A.培养儿童人际互动技能 B.为儿童创造一种家庭生活环境
C.培养儿童做家务的技能 D.为机构工作人员减轻照料压力
11.儿童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快乐,学会与人相处,游戏主要满足了儿童的(C)需要。
A.生存 B.自我保护C.身心成长D.生命安全
12.社会工作者根据“生涯选择配合论”为青少年开展生涯规划小组工作,其中一节的工作目标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更好地认识外在工作世界与个人内在世界的关系。与该节小组工作目标相匹配的小组活动应聚焦在帮助他们了解(D)o()
A.职业所需能力 B.各种职业的报酬率
C.职业所需特质 D.职业的分类和内容
13.以下几个选项中关于亲职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B)。
A.亲职辅导的目的是宣传和倡导
B.亲职辅导的目的是解决亲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C.亲职辅导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的父母和家人
D.亲职辅导就是要为所有儿童家长传播科学育儿的理念
14 .小彬从小十分受宠,不受管束,父母总是顺着他。在一次考试中,小彬从班里的前几名跌落到后几名,回家后被父母狠狠责骂,小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一发不可收拾。针对小彬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决定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入手开展服务活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B)o
A.要求小彬父母辅导小彬的课业,提高小彬的学习信心
B.帮助小彬父母反思他们管教孩子的方式
C.与小彬父母一起矫正小彬的行为,帮助小彬摆脱网瘾
D.调整父母与小彬之间的沟通方式,让父母了解小彬的需要
15 .有些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提升父母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小秦拟依据“父母效能训练模式”辅导服务对象学习使用“我一信息”技巧与孩子沟通。根据这一技巧的要求,小秦合适的做法是帮助父母(D)。
A.觉察自己的倾听能力 B.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
C.从“我”色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 D.以“我”开头传达信息与子女沟通
16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某小区曾经发生了几起老人意外跌倒的事件。为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小王联络物业公司对全小区的道路、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并且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在小区内进行巡查。上述措施满足了老年人(B)的需要。
A.健康维护 B.居家安全 C.社会参与 D.就业休闲
17 .在老年人的认知和情绪问题中,突发性意识障碍常表现为(B)o
A.痴呆 B.谑妄 C.抑郁 D.焦虑
18 .李老,年生,年入伍,次年参加抗美援朝战斗,作战期间多次荣立二等功,年退役,年被移交安置到地方休养。从部队到地方李老有着深深的失落感和“被抛弃感”,心里的“结”很难打开。随着年岁日高,李老连门也不愿意出。最近因战负伤的左腿越来越不听使唤,躺在床上的李老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翻看泛*的*营相册,擦拭尘封的一枚枚*功章。休养所的社会工作者在引导李老进行人生回顾时,最适宜的做法是(B)o
A.引导李老淡忘过去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