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疗技术
医院医院服务百姓的“杀手锏”,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如何让“科技兴院”的口号落到实处,让大众对健康医疗服务有更好的感知,一直是恩泽人深度思考的课题。为了让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恩泽医疗在医疗技术层面的努力,同时多一部实用的恩泽特色医疗技术“使用说明书”,在此我们专门开辟了“聚焦医疗技术”专栏,以科普为主线对特色医疗技术进行分批展示介绍,为您的健康需求奉上有针对性的“实用干货”。
手术中的王斌
足底需要“路见不平”骨科技术“拔刀相助”
年过花甲的李阿婆(化名)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晚年计划,想趁着生活清闲多出去走走。说这个计划不大是因为目的地并非天南海北,只是临近的一些景点与城市;而说不小则是因为阿婆的双脚受平足症和足部畸形困扰近30年,稍走几步就疼痛难忍,更不要说出门远足了。为了达成梦想,医院的首席足踝专家——创伤骨科主任王斌。
平足症是先天性或姿态性原因使得足部的骨骼、肌肉、韧带等组织出现劳损或破坏,导致足内侧纵弓平坦,负重力线不正常,进而出现疲乏或疼痛症状的足扁平畸形,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扁平足”,严重到一定程度出现症状才叫“平足症”。轻度的平足多由于足部肌肉或软组织问题,而严重一些的则会有足舟骨、足跗骨等骨骼畸形或受力异常,不少还合并踇(大脚趾靠近脚掌部分)外翻等畸形,严重影响正常行动。
“患者当时的情况就是平足症伴踇外翻,整个大脚趾严重向外翻折,足弓的多处骨骼、肌肉和软组织要么畸形要么已经萎缩或断裂,处理起来是个大工程。”王斌介绍说,人的足部就像建筑的地基,支撑起整个人的体重,结构形态必须符合一定的力学平衡,一旦有哪根“桩”歪了,不仅自己可能被压得破损,还会连带其他“桩”因长期受力过多或过少而产生问题。“人类足部进化的精妙程度更胜于建筑,严重的平足症甚至要进行整个足弓的重建,小修小补解决不了问题。”
考虑到生活便利问题,李阿婆先进行了单脚的平足症矫形手术,而手术的难度不仅在于规模,还需要在“分筋错骨”的同时充分考虑如何恢复正常的力学平衡。手术中发现由于长期疾病影响,阿婆的足部除了畸形,还有胫骨后肌腱断裂、跟周足韧带破裂、距骨周围脱位且关节退变等等问题。王斌针对性地对距舟、距下关节打入固定结构进行融合,对跟骨进行内移截骨,对踇外翻进行截骨矫形,同时还对损伤的韧带和肌腱进行修复加强。一连串的矫形修复工作不仅考验操作的精准程度,更是一堂复杂的“物理课”。凭借着过硬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经验,王斌顺利完成了手术。
术后经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李阿婆经治疗的那只脚不仅形态看起来正常了许多,落地行动也有了明显改观,欣喜的李阿婆打起了另外一只脚的主意,不久又找到王斌进行了第二场平足症矫正手术。完成两场手术的李阿婆,如今行走能力恢复得很好,不仅散步串门不在话下,“出去走走”的计划也被她提上了日程。
平足症在大众印象中似乎并非重症,但实际手术操作在骨科领域却属较高难度。医院创伤骨科于年由王斌领衔成立足踝专业组,是省内较早深耕这一亚专业领域的团队,并于台州市内首先开展了包括平足症治疗技术在内的多项复杂技术,为和李阿婆一样被足踝疾病影响正常生活的百姓提供了帮助。
不少成年人对自己的扁平足不自知或不重视,有一些甚至发展到了重度平足症,手术虽然能够明显改观生活质量,但不能带来一劳永逸的效果。“比如相邻骨骼进行了融合变成一块,等于把地基里的两根桩捆成一根,其他的桩就要承受更多力,长期以往,可能会再次出现劳损问题,因此早发现早矫正还是很重要的。”王斌补充道:“青少年平足多是肌肉问题,可以通过锻炼等手段矫正,但要注意不要让足底承重,可以尝试在坐姿下悬空双足,以脚模拟手部的拿取、画圈等动作进行锻炼。现在孩子平足的情况不在少数,我们5月份到小学义诊筛查,个孩子里超过五分之一都有平足问题,家长还是要重视。”
大家都在看:医院排行榜发布,医院位列29!供稿
吴践帆编辑
一帆责编
李沂航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