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处在年居民医保的集中缴费期,医保缴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每年的9月到12月,是各地居民医保下年度的缴费时间,没有在规定时间缴费,无法享受下年度的医保待遇。
具体到每个地区的具体缴费时间,也会有区别。
有的9月份就开始缴费了,有的地方10月份才开始缴费。
缴费结束时间,有的在12月中旬结束,有的在月底结束,请居民注意当地缴费时间的规定,以免错过缴费期。
对于错过集中缴费时间是否还能补缴问题,各地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地方能补缴,但大部分地区不能补缴。
年居民医保最低缴费金额是每人元,政策补贴元,均比上年度增加了30元。
实际上,元的标准只是各地的最低标准,不少地区实际缴费金额比元要高。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居民医保的特点。当参保人员生病住院后,就可以从居民医保基金中按比例报销医疗费用。
总体来说,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一般在60%左右,比职工医保要低一些。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大部分参保人员虽然交了居民医保,但实际上并没有机会使用这笔钱,身体健健康康的,医保报销也用不上。交医保,纯粹是预防性质的,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的自己会怎么样,今天健康,不代表明天就很好。
居民医保最终只有少数人使用,被极少数生病住院的人报销医疗费了,相当于大家众筹给少数人看病,生病的人就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压力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参保居民基数大了,老百姓看病报销才更有保障,这就是居民医保的意义。
居民医保报销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也是居民医保的最直接受益者,部分没有享受医保报销的人,总认为交钱没报销就是亏了,产生了中断缴费的想法。
这种想法虽然能理解,但万万不可取,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自己的未来,一旦中断缴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到时候呼天抢地,无论怎样后悔也没有用。
医院遇到过这样的病人,由于没有缴纳医保费,在医院喋喋不休地懊悔,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医保费用增加,参保居民也需要缴纳更多的医保费来解决医保资金紧张的问题。
如果一个三口之家,全部缴纳居民医保,每年少说也需要多元,缴费高的地区差不多需要交元,如果是五口之家都要缴费,所需费用更高,有些经济条件差的人,直呼交不起了。
面对居民医保上涨的问题,有人提出了新建议:交钱不报销,可以减免医保费用。
这样的建议是否可行呢?答案是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医保基金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交的钱少了,用于居民医保报销的钱也就少了,最终影响到所有参保人员的利益;
二是会增加住院病人的经济负担。医保资金缺乏,不可能完全靠国家补贴,这样居民医保待遇就会降低。
三是居民医保基金无法有效运转,影响到居民医保基金的收益,最终会影响到居民医保待遇。
针对住院报销的病人,有人建议提高他们的缴费水平,这样就可以弥补居民医保基金不足的问题。这样的建议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也不可行。病人的家庭本来因为生病花了不少钱,再提高他们的缴费水平,无疑是雪上加霜。再说了,提高他们的缴费金额,对于居民医保基金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不仅如此,甚至会造成他们直接断交医保了。
综上所述,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交钱不报销,减免缴费是不可行的,如果真要执行,最终将会损害所有参保人的利益。同时,提高报销人员的缴费水平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所有居民,无论交钱报销与否,每年都按照同样的标准缴费,才能更好地保障居民享受更优质的医保服务,你说呢?
如果你在社保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