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弓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升本大学语文谏逐客书考点精讲am [复制链接]

1#
儿童会有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58975.html

上班狗辛勤工作却被大boss突然解雇!可是臣妾不想走怎么办??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秦朝最高级打工仔——丞相李斯,是怎么做到的!

《谏逐客书》原文

译文

①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②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③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④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⑤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一分钟概述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秦王政十年(公元前年)宰相李斯写的一篇奏章,也是先秦说理散文(议论文)名篇。“谏”——古代公文的文体,“客”——客卿,“书”——上书。文章以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然后列举了秦自穆公开始四代君王皆以客致强的历史,随即列举秦王所爱的色乐珠玉皆非秦地所产的事实作比,劝谏秦王不应该重物轻人。文章反复使用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大肆铺陈的手法,利害并举,雄辩有力,事理昭然。

识记注释

1、窃以为过矣:错误

2、拔三川之地:攻取

3、南取汉中,包九夷:吞并

4、功施(yì)至今:延续

5、服太阿之剑:佩带

6、建翠凤之旗:树立

7、犀象之器不为玩好:玩赏、喜好之物

8、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百姓

9、弹筝搏髀(bóbì):大腿

核心考点

1、《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2、《谏逐客书》文体类型:奏章。

3、本文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注意:就这8个字!记住!小心出题人用分论点作迷惑选项!)

4、本文运用的铺陈方法:作者使用铺陈的手法,大量列举事实作论据,产生事实胜于雄辩、论据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

5、排比句、对偶句的特点和效果:在文辞上铺陈排比,大运用排比对偶,使得文章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而全文文字优美华丽,音韵铿锵动人,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6、本文论据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者采用穆公等四位国君以客致强的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心论点,同时又大量列举秦王宫的色乐珠玉为事实论据点明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行为,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紧扣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7、本文的论证方法:正反论证、对比论证。

8、本文结构特点:本文是标准的议论文“一、三、五”式结构。

 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为绪论部分 第二、三、四段: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证逐客的利害关系——为本论部分 第五段:强调逐客的严重后果,首束全文与篇首呼应——为结论部分

李斯同学的利害之处就是通篇不提一个“留”字,不哭诉自身的处境,完全从老板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宏伟梦想出发,为老板的利益谋划,让老板产生“爱你就是爱自己”的强烈情感,最后自己成功保住饭碗!童鞋们,你们学会了吗!?

一、单项选择题

1.被清代李兆洛在《骈体文钞》中尊为“骈体之祖”的是

A.《赤壁赋》B.《谏逐客书》

C.《过秦论》D.《哀江南赋序》

2.《谏逐客书》一文选自

A.《史记》

B.《左传》

C.《战国策》

D.《孟子》

3.关于《谏逐客书》中“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给秦王的一封信

B.指的就是奏章、上书,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体裁

C.李斯所写的一本书

D.李斯用“客”所写的一封信给秦王进谏

4.《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

A.纳客是正确的

B.逐客是错误的

C.纳客有利于秦国

D.逐客有害于秦国

5.秦王下逐客令是因为

A.客卿太多,增加了秦国的开支

B.多数客卿是各为其主进行游说,不办对秦有利的事

C.客卿中多是只尚空谈,并无真才实学

D.秦国宗室大臣害怕客卿掌权或献计献策被秦王采纳,影响自己的权势,因此建议秦王逐客

二、填空题

1.(真题)《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

2.《谏逐客书》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3.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5.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三、解释加点词

1.(真题)河海不择细流。

2.(真题)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3.(真题)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4.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5.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7.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8.(真题)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9.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0.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1.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2.(真题)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答案:

1.择:舍弃,抛弃。

2.窃:私下,表示自谦的意思。

3.殷:多,众多。

4.过:错误。

5.从:通“纵”,即合纵。施:蔓延,延续。

6.内:同“纳”,接纳。

7.说:通“悦”,喜悦,喜爱。

8.让:辞让,拒绝。

9.就:成就,完成。

10.却:推却,拒绝。

11.赍:送、送给。

12.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呼。

四、阅读理解

1.阅读李斯《谏逐客书》,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逐客是错误的。

(2)本文第三段列举秦王重用异国之物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为了说明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

(3)这篇文章中那些地方运用了铺陈?

文章中对秦国历史上四位国君用客成功的史实的陈述,以及秦王重用异国之物的陈述都运用了铺陈的方法。

(4)本文所采用的铺陈排比的手法对后代文学有怎样的影响?

本文开了汉赋铺陈排比的先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