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我们常说的崴脚一般指踝关节外侧损伤,且这种损伤多发生于跖屈时踝关节内翻。虽然踝关节外侧损伤最主要伤及韧带,比如最常受损的距腓前韧带,在所有踝关节韧带损伤病例中可以占比65%-70%。但还有一种并发症很少被提及,它会导致崴脚后的遗留疼痛,在脚底的外侧缘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疼痛,这就是骰骨综合征。
骰骨综合征是足部中部骨骼部分脱位的结果。在医学上,这被称为跗中关节半脱位。具体来说就是当骰骨向下移动并且与关节中的另一骨(跟骨)不对齐时,就会发生骰骨综合征。
骰骨是七块跗骨之一,位于脚的外侧,呈立方形,连接踝关节和足部。腓肠肌会经过骰骨,最后连接到第一跖骨基底,而腓短肌则经过骰骨连接到第五趾骨基底。
骰骨在足底扮演平衡的角色。当我们向前行走时,骰骨会在足底外侧调节,使我们适应不同地形的地面。整个足底就像船一样,船身本身负责承重,在船身外的支架帮助船身保持平衡,这样船身在前行时就不会受到巨浪的影响而翻船。
研究表明,骰骨综合征被认为是跖屈内翻型踝关节扭伤的并发症,其中有40%的崴脚患者会同时出现骰骨综合征。
Feuerstein,M.,Beattie,P.,Attridge,M.().Cuboidsubluxationinamultisportathlete: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ournalofchiropracticmedicine,12(1),47-53.PMID:;PMCID
MC.
患有骰骨综合征通常有以下表现:
脚外侧疼痛,即小脚趾的一侧
负重时疼痛加重
疼痛可能是钝痛和隐痛,或者是锐痛和剧痛
行走困难
跳跃非常困难
可能有肿胀
抬起脚后跟和脚趾推力时疼痛加重
踝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脚底敏感
疼痛可能辐射到踝关节外侧
此外长时间路跑、马拉松比赛与训练,可能会因为疲劳、路面不平、代偿姿势导致骰骨的调节能力不足或在骰骨上承受过多压力,进而引发骰骨综合征。你可能会在跑步时感觉越来越疼,甚至在跑步后无法正常行走。
如果确诊是骰骨综合征,你可以寻求物理治疗师的帮助,让他们帮助你重新调整骰骨位置,并进行腓骨长短肌的放松、激活及肌力训练。
如果是居家训练,你可以直接进行腓骨长短肌的放松、激活及肌力训练。腓骨长短肌的主要作用就是足背屈和足外翻,所以可以将脚尖朝上做简单的脚踝外翻,连续做20-30下,去感觉小腿外侧有沒有紧绷感,增加足底外侧的稳定。
腓骨长短肌训练
还有一种稳定足底外侧的方法是利用外力支撑,使用肌内效贴布来支撑骰骨,可以减少骰骨在行走时所承受的压力:将脚踝抬起90度,从足踝背侧开始贴上肌内效贴布,一开始不施加任何张力,延伸至内侧足弓一直到脚底,当贴到外侧经过骰骨时,将肌内效贴布完全拉开(%张力),力量向上方向带动,在沿着腓骨长短肌的走向贴上,贴肌肉区段时,只需要稍微拉一点张力(25%)。
肌内效贴示例
更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直径2-3厘米的小球,可以踩在骰骨下方已达到松动骰骨的效果,或者在鞋垫骰骨下方的位置垫高一点,同样会有不错的效果。
END